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5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47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测定上限为1.0mg/L(相当于5.0mg/LHBO2),适用 于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废水中硼的测定。 硝酸盐氮含量大于20mg/L时,产生干扰,必须除去。可取适量水样,加氢氧化钙使呈 碱性后,在水浴上蒸发至干,再慢慢灼烧以破坏硝酸盐。再用一定量的0.1mol/L盐酸溶液溶 解残渣,并定容,吸取1.00mL溶液进行测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5KB 文档页数:1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钼黄显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P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单一饲料。 二、原理 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P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的(N)PO NHV03316m3,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3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甲醛;测定上限为3.33mg/甲醛。 水样中丙醛、丁醛、乙二醛等无干扰,甲醇在100mg/L时未见干扰。当苯酚含量大于 5mg/L;乙醛含量大于0.5mg/L时,对显色有影响铜()对测定有影响,样品经预蒸馏后可 消除干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4.77KB 文档页数:4
基于铌与3,5-二溴-PADAP酒石酸在pH=1.0~4.0时可形成蓝紫色的三元络合物的原理,借助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低合金钢等样品中微量铌。实验结果与其它方法对比分析证明,结果相符。但该方法更实用、经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32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本方法测定水质中苯并(a)芘(以下简称B(a)P)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ig/L 注意:B(a)P是一种由五个环构成的多环芳轻,它是多环芳烃类的强致癌代表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测铍的检出限,直接显色测定为0.001g/l(=0.010),测定上限为0.028mg/L,经 活性炭富集,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001mgL(取水样量按500mL计) 不经活性炭分离,在测定条件下,可允许0.mg钙(I)镁(),0.3mg钻(Ⅱ)铅()、铝 (I镉(),0.1mg镍(Ⅱ)、铜()、,(V),6mg氯离子,48mg硫酸根存在;用活性炭吸附 分离,可允许20mg镁(I锌(),15mg钻(II)、()铅(),10mg钙(镉m、钼(V) 5mg铁()银(),3mg铜()、铝(I)(,2mg铬(,V)、1mg(),0.5mg钒(V) 及5mg磷酸根,0.05mg氟离子存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1.58KB 文档页数:5
用自行组装的FIA装置,对Fe(Ⅲ)-SXO、Fe(Ⅲ)-5-Br-PADAP-EtOH、Fe(Ⅲ)-CAS-HDMAA-TritonX-1003种显色体系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工作条件,建立了3种测铁的新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0KB 文档页数:30
1、了解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 2、熟悉土壤全钾测定中样品分解的方法。 3、掌握溶液中钾的定量方法一火焰光度法的原理与测定条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9KB 文档页数:11
重要的萃取体系 1.重要元素的萃取 Hg:萃取光度法,溴甲酚得420nm,pH3-4.5,选择性很高,只有Ag+ 扰。 Cu:双硫萃取,pH1-4,HCl溶液,可与o,Ni,Mn,Pb,Zn,Cd分离。以Br-,I-掩蔽Hg,Ag,Au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5MB 文档页数:140
第六章 绿色化学的应用 第一节: 绿色化学反应 第二节:绿色原料 • 一、从葡萄糖合成己二酸和邻苯二酚 • 二、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 • 三、CO2作发泡剂 • 四、 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 • 五、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 • 六、苄氯羰化合成苯乙酸 第四节 绿色溶剂 第五节 改变反应方式和反应条件 一、串联反应组合 二、异布洛芬的合成 三、碳酸二苯酯的固态聚合 四、辐射促进反应 (一)二硫代保护基的可见光光敏裂解 (二)Friedel-Crafts反应的光化学方法 第六节 绿色化学产品 • 一、更安全的腈的设计 • 二、海洋船舶防垢剂 • 三、低毒杀虫剂 • 四、聚天冬氨酸作阻垢剂 • 五、过氧化氢漂白活化剂 第七章 绿色化学发展趋势 第一节:不对称催化合成 第二节: 酶催化和生物降解 第三节:分子氧的活化和高选择性氧化反应 第四节: 清洁的能源 第五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