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35KB 文档页数:4
使用搅拌磨湿法机械力化学方法对绢云母质二维纳米薄片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作为表面改性剂研究了改性剂用量、介质物料比、磨矿浓度、改性时间以及温度和pH值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最终改性产品填充聚丙烯(PP)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二维纳米材料进行改性是可行的,填充改性产品PP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4.01KB 文档页数:4
进行了金川露天剥离镍矿的生物浸出实验.证明金川露天剥离镍矿有价金属的浸出是氧化亚铁硫杆菌直接浸出作用和自由菌产生的Fe3+间接浸出作用的联合;生长于液体培养基中和矿物表面硫杆菌化学行为的差异源于细菌表面存在蛋白质膜;浸出速率和菌种氧化活性受吸附在固相上和液相中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矿浆质量浓度、pH值和Fe3+的影响:Fe3+的添加可影响菌种活性,抑制浸出的进行,且易在矿物表面产生沉淀,使浸出率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1.64KB 文档页数:6
以水玻璃为硅源,甲酰胺为催化剂,乙二醇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下干燥制备了硅石气凝胶粉体.研究发现:微过量的甲酰胺,有利于高孔隙率气凝胶的合成;过量的乙二醇的引入不利于低密度气凝胶的形成;pH值对合成气凝胶的性质也有较大的影响.经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OS)表面改性处理后的气凝胶表现出了很好的疏水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等对疏水型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4.71KB 文档页数:5
对产烟酸羟化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p.BK-1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0g·L-1蔗糖为最佳碳源,20g·L-1玉米浆为最佳氮源,诱导物烟酸浓度12.5g·L-1,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值7.0.5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在转速400r·min-1、通气量4.2L·min-1、30℃条件下,16h时酶活可达1.47U·mL-1.经36h的连续催化,产物6-羟基烟酸的浓度可以积累到154g·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7.57KB 文档页数:5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 Fe-Cr-Ni 合金镀层。讨论了电沉积条件对形成 304不锈钢锭层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在常温、低的pH值及适当的电流密度下,镀液中的Cr3+和Ni2+含量达到一定的比值,可以获得成分与不锈钢(18Cr/9Ni)相似的铁铬镍合金镀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5.5KB 文档页数:25
一.概述 1. 自动控制 就是指在脱离人的直接干预,利用控制装置(简称控 制器)使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等)的某一物理量(如温 度、压力、PH值等)准确地按照预期的规律运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83
5.1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2水的解离平衡和pH值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4缓冲溶液 5.5酸碱指示剂 5.6酸碱电子理论与配合物概述 5.7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6.15KB 文档页数:10
本文着重介绍硅砂的无氟浮选研究。提出了可供实用的工艺流程。强调指出,新鲜的矿物表面、合理的pH值、适宜的调浆时间至关重要。并认为某些胺类扑收剂(如醚胺醋酸盐)的单独使用或与石油磺酸钠的恰当配合使用,皆可能导致长石和石英的良好分离,其原因可能与这种扑收剂的阳离子活性基团特性有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2.23KB 文档页数:7
本文研究了在电沉积过程中阴极超电位与形成非晶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极化曲线的平台处易产生非晶态。还讨论了电沉积条件对形成非晶态镀层的影响。在较高的镀液温度,低的pH值及适当的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镀液中H3Po3含量达到一定的比值,镀层易形成非晶态。镀液中H3PO3含量越高,镀层中的磷含量越高,当磷含量超过9%时形成非晶态,且镀层的耐蚀性随其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的影响也做了检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KB 文档页数:3
1.试说明为什么 Be2+、Mg2+、Ca2+、Sr2+、Ba2+的水合热依次减弱? 2.某酸性BaCl2 溶液中含少量FeCl3 杂质。用Ba(OH)2 或BaCO3 调节溶液的pH值,均可把Fe3+沉淀为 Fe(OH)3 而除去。为什么?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讨论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