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7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8.5KB 文档页数:43
图像处理算法中的几何处理是根据几何变换改变一幅图像中象素的位置和/或排列。前面讨论过的各种 处理都要根据特定的变换改变象素值的大小。而几何变换并不改变象素值的大小,它只是改变象素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将给定象素值的象素移到图像中一个新位置上。 由于几何变换是一种调整一幅图像中各类特征间空间关系的变换。实际上,一个不受约束的几何变换 ,可将图像中的一个点变换到图像中任意位置。也就是说,几何变换可将原图像变得面目全非。但实际使用的几何变换是一种保持变换前后图像局部特征相似性的变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4MB 文档页数:72
本书的成书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过程,搜寻、调查和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对其作 者及编辑无法一一致谢。还有很多人为这本书提供了帮助,他们所提供的视点、信息和意见 使得这本书更为充实,我们在此特別感谢本书的原作者劳丽·普汀格女士、国际河流网络的李 育成、太平洋环境组织的温波和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史运良教授、威尔逊国际学者中 心吴岚博士、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料硏究中心艾娃博士的热忱帮助和指导,并感谢国际 河流网络(IRN)的授权和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的资助,使本书得以面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4.5KB 文档页数:21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与范畴 宿根花卉(perennialplant)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宿根花卉依耐寒力不同可分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和不耐寒性宿根花卉。耐寒性宿根花卉一般原产温 带,性耐寒或半耐寒,可以露地栽培,此类在冬季有完全休眠的习性,其地上部的茎叶秋冬全部枯死, 地下部进入休眠,到春季气候转暖时,地下部着生的芽或根再萌发生长、开花,如芍药、鸢尾等;不 耐寒性宿根花卉大多原产温带的温暖地区及热带、亚热带耐寒力弱,在冬季温度不过低时停止生长 叶片保持常绿,呈半休眠状态,如鹤望兰、花烛、君子兰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5KB 文档页数:9
1、课程简介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基本关系的原理,宏观优化、决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门科学,它以生态学、经济学为主要 理论基础,以农业系统工程学、有关的生物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 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2、地位和任务 作物专业中综合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兼有应用课的性质。 3、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优化、决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的基本原理,必要的宏观决策方法和进行微观调控的技能,具有一定 的决策、调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 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循生态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的同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5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生态学规律以 及食用菌菌种分离和扩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生物 学特征和制种、栽培技术。为今后从事和指导食用菌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地位和任务: 食用菌是可食的大型真菌,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种和重要保健食 品。食用菌产业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生产不占用耕地、使用的原 料是人和绝大多数动物不能利用的农林畜牧业生产的下脚料,产出的却是优质的蛋白质 食品。因此食用菌被誉为是“农业白色革命”的使者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动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 菌的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为学生适应农业产业需求,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8
课程简介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先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环境监测是一环境分析为基础发展起来,包括的范围大,既包括化学物质的污染,也包含各种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热能、辐射和放射等污染:既包含直接污染,也包 含间接污染。这两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是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 础,是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立法的依据。本科程以污染物为主线,系统讲授水 和废水、大气和废气、土壤、生物、噪声、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及监测过程的质量保 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环境污染监测的基本 原理和技术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5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生态学规律以 及食用菌菌种分离和扩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生物 学特征和制种、栽培技术。为今后从事和指导食用菌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地位和任务: 食用菌是可食的大型真菌,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种和重要保健食 品。食用菌产业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生产不占用耕地、使用的原 料是人和绝大多数动物不能利用的农林畜牧业生产的下脚料,产出的却是优质的蛋白质 食品。因此食用菌被誉为是“农业白色革命”的使者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动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 菌的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为学生适应农业产业需求,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5KB 文档页数:7
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在无菌条件下将离 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和花药,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 长,分化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它阐明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 基本方法。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组织培养是本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这 项技术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多个新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 一。在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上,各国都竟相投资,已在快速繁殖、祛除病毒、加速育种进 程、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 效益。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组织 培养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为掌握和运用这门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4KB 文档页数:4
1、课程简介 农田杂草防除学是研究农田杂草生长发育和危害规律及防除体系的科学,它是高等院校 农学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本门课程根据生物学原理,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种 群、群落与个体生育、繁殖、传播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制定岀包括农业措施、物 理、机械、化学、生物生态学等对草害的与控制措施,以组成预防和田间管理相结合的综合 防治体系、将农田杂草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2、地位和任务 在传统作物管理体制中,约有70%的劳力用于除草。我国农田除草用工占田间作业量的 1/3-1/2,草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平均达10%以上,草害一直严重危害着农业生产。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杂草科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田化学除草面积逐年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现 代农业的发展,农田杂草防治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一部分,已得到人们大力推崇。本课程 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农田杂草危害、综合治理、如何进行化学防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并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2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依据 依据2000级作物专业栽培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原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 公物,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试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作物栽培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等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 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栽培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作物生产实践中有关 问题的能力
首页上页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7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