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9
碳/碳复合材料作为热防护材料多用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鼻锥、机翼前缘等位置。为准确预测其传热及烧蚀响应,采用多场耦合策略,考虑外部流场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固体材料传热以及材料表面烧蚀,建立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下碳/碳复合材料的流?热?烧蚀多场耦合模型,预测碳/碳复合材料瞬态温度场分布、烧蚀速率以及烧蚀外形变化等。计算得到材料模型驻点区壁面温度和热流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始时刻热流值较大,1 s时驻点热流密度为17.22 MW?m?2,随着时间推移,壁面温度增大,驻点区温度梯度减小,热流值也减小,30 s时驻点热流密度为10.22 MW?m?2。材料模型驻点区的温度较高,材料表面反应活跃,烧蚀较为严重,而模型侧面只发生少量烧蚀,烧蚀前后材料模型外形发生一定的变化,前缘半径增大,30 s时材料驻点烧蚀深度为17.47 mm。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下,碳/碳材料模型发生一定的烧蚀后退,导致外部流场以及热载荷发生变化,采用流?热?烧蚀多场耦合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时刻材料的传热及烧蚀响应,为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KB 文档页数:4
精度检测技术 一、测量器具的选择 1、测量器具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普通测量器测量器具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测量精度:所选的测量器具的精度指标必须满足被测对象的精度要求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被测对象的精度要求主要由其公差的大小来体现。公差值越大,对测量的精度要求就越低;公差越小,对测量的精度要求就越高。一般情况下,所选测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只能占被测零件尺寸公差 的1/10~1/3,精度低时取1/10,精度高时取1/3 (2)测量成本:在保证测量准确度的前提下,应考虑测量器具的价格、 使用寿命、检定修理时间、对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的要求等,选用价格较低、操作方便、维护保养容易、操作培训费用少的测量器具,尽量降低测量成本 (3)被测件的结构特点及检测数量:所选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必须大于被测尺寸。对硬度低、材质软、刚性差的零件,一般选取用非接触测量,如用光学投影放大、气动、光电等原理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当测量件数较多(大批量)时,应选用专用测量器具或自动检验装置;对于单件或少量的测量,可选用万能测量器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96KB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飞机初始总体参数与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的任务和过程 2.2重量估算 2.3飞机升阻特性估算 2.4确定推重比和翼载 2.5总体布局形式的选择(方案设计) 2.6飞机气动布局的选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9MB 文档页数:295
4.1.1机翼的功用和设计要求 一、机翼的用途 气动作用:保证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安装起落架、发动机、贮放燃油、武器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MB 文档页数:80
第一节 主机遥控系统常用的气动阀件 第二节 启动逻辑回路 第三节 换向与制动逻辑回路 第四节 转速与负荷的控制和限制回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1.5KB 文档页数:14
工程机械:工程施工机械或建筑施工机械 工程机械分类:十八大类(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划定的 范围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 、工业车辆、电梯与扶梯、压实机械、桩工机械、凿 岩机械、气动工具、混凝土机械、钢筋及予应力机械 、装修机械、市政工程与环卫机械、路面机械、线路 机械、军用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以及其他 工程机械等十八大类) 地位与作用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施工中发挥重大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34
一、描述机翼平面形状的几何参数 二、机翼平面形状设计时所考虑的因素 三、几何参数对气动特性和结构重量的影响 四、机翼平面形状的几何参数的确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05.5KB 文档页数:17
直升机的特殊飞行状态,是指飞行中飞行员不 期望岀现的,由于气动特点、结构因素、飞行环境 飞行员操纵以及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非正常飞行状 态 包括:涡环状态、旋翼自转下降及着陆、莢翼 失速、单发停车、驾驶员诱发振荡、尾桨失效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21
热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 热敏电阻型 热电偶型 热释电型 高莱气动型 外光电探测器 光电导探测器 光生伏特探测器 光磁探测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4.25KB 文档页数:11
为从力学本质上揭示SI-FLAT非接触式板形仪的检测原理,基于薄板流固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薄板振幅与残余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在非协调Föppl-von Kármán方程组的平衡方程中引入惯性项与流体压强项,利用气动载荷在时间上的周期性将流体速度函数、流体压强函数、薄板挠度函数和薄板应力势函数的时间变量分离出来,得到描述SI-FLAT板形仪稳定工作状态的偏微分方程组.进一步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该方程组,最终建立起薄板振幅与残余应力的数学关系.同时结合实测残余应力数据,利用Siemens提出的振幅-残余应力模型反算得到实际薄板振幅分布,并将其与流固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的振幅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气泵进风口流体速度、检测距离和激振频率对振幅的影响,为SI-FLAT板形仪科学合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页上页9101112131415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