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一、色谱法的由来 1.1906年由俄国 Tsweet植物学家创立 植物色素分离见图示 2.现在: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并加以分析 固定相——除了固体,还可以是液体 流动相——液体或气体 色谱柱——各种材质和尺寸 被分离组分——不再仅局限于有色物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27
一、色谱法的由来 1.1906年由俄国 Tsweet植物学家创立植物色素分离见图示。 2.现在: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并加以分析 固定相除了固体,还可以是液体 流动相液体或气体 色谱柱各种材质和尺寸 被分离组分—不再仅局限于有色物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8.5KB 文档页数:30
元素定性分析。 通过这一步骤的分析,可以确定未知物是混合 物还是化合物;是否有机物,其中含有哪些元 素。有时通过颜色与气体的审察以及灼烧试验 还可以初步推测未知物的类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一、色谱法的由来 1.1906年由俄国 Tsweet植物学家创立 植物色素分离见图示 2.现在: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并加以分析 固定相——除了固体,还可以是液体 流动相——液体或气体 色谱柱——各种材质和尺寸 被分离组分——不再仅局限于有色物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9MB 文档页数:116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5 理想液态混合物 §4.6 理想稀溶液 §4.7 稀溶液的依数性 §4.8 逸度与逸度系数 §4.9 活度及活度因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58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5 理想液态混合物 §4.6 理想稀溶液 §4.7 稀溶液的依数性 §4.8 逸度与逸度系数 §4.9 活度及活度因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2.5KB 文档页数:51
接地电阻的测定: ❖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接地电阻测量的意义;3、了解常用的避雷和防静电危害的方法。 ❖ 二 实验内容: 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定指定物品的接地电阻值。 着火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测定固体无机物对外部点火源的反应,推断其着火的危险性。 ❖ 二 实验内容 ❖ 采用简单易行的BAM着火性实验来判断固体无机物的危险性。 ❖ 三 实验原理 ❖ 本实验把一定质量的试样与不同的点火源接触,观察其是否着火,并依据样品着火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危险性。 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可燃固体的定义与分项; ❖ (2)了解可燃固体的着火与燃烧特性; ❖ (3)学习可燃固体燃烧性的试验方法。 ❖ 二 实验原理 ❖ 当堆放的可燃固体粉末与加热的金属丝接触时,如果金属丝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该固体的燃点,固体粉体就会着火燃烧。 禁水性物质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判断固体或液体物质与水接触是否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或发火而导致危险。 ❖ 二 实验原理 ❖ 将一定质量的被试物质与一定量的纯水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危险。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有气体,并依据所产生的气体量判断其危险性排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6.86KB 文档页数:6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梯度磁场实现空气中氧气富集的方法:用两块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异极相对围成一个四周边界开放的磁场空间,其边界处存在着指向空间内部的场强梯度.进入磁场空间的气体中氧分子在通过边界流出时将受到磁化力的阻碍作用,这样就在磁场空间内部尤其是远离空气入口位置,氧分子得到富集.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可有效避免由于气体湍流、分子的布朗运动以及扩散作用所造成的再混合.磁体材料为钕铁硼,尺寸为78mm×38mm×30mm,所围空间的尺寸为78mm×38mm×1mm.实验结果表明:磁场空间内氧体积分数增加最多的地方出现在距空气入口最远边界处,在一定空气入口流量范围内(≤60mL·min-1),进出口空气流量比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磁场空间内各处的氧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值在2.0左右,当进出口流量分别为40mL·min-1和20mL·min-1时,出口气体氧的体积分数增量可达到0.6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8.5KB 文档页数:5
一,动脉血气指标及其意义 血气分析测定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H值,并进而推算出一系列 指标,反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状况,并用于酸碱平衡的评估。全身各处动脉 血的气体成份相同,而静脉血受到血液灌注和代谢状况等影响,因此各处不尽 一致应取混合静脉血作为代表。动静脉血气同时测定能更好地反映组织代谢和 血液循环的情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45.5KB 文档页数:43
第一章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目和要求 第二节 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节 常用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第二节 加热与冷却 第三节 试剂的取用 第四节 称量 第五节 溶液的配制 第六节 气体的产生、净化、干燥与收集 第七节 试纸的应用 第八节 试管反应与离子的检出 第九节 水的纯化与水质鉴定 第十节 无机合成基本操作 第十一节 离子交换技术 第三章 实验内容 第一节 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一 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二 酸碱滴定 第二节 参数及常数测定 实验一 气体常数 R 的测定 实验二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实验三 弱酸电离常数 Ka 的测定 (一) pH 电位法 (二) 半中和法 (三) 电导法 实验四 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五 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常数 Ksp 的测定 (一) 离子交换法测定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 (二)离子电极法测定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 实验六 利用微型化学实验测定银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实验七 分光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 第三节 性质实验及定性分析实验 实验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实验二 电解质溶液的多相平衡 实验三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四 配合物的形成及性质 实验五 主族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六 副族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七 常见无机离子的鉴别 实验八 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及检出 实验九 阴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及检出 实验十 阳离子 Co2+、Ni2+、Fe3+的纸上色层分离 第四节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及提纯 实验一 硝酸钾制备及其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实验二 药用氯化钠制备 实验三 硫酸铬钾的制备 实验四 高锰酸钾的制备 实验五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实验六 抗菌药磺胺嘧啶银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实验七 营养药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及性质测定 第五节 综合性试验 第六节 设计性试验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