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8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3MB 文档页数:535
本书内容新颖、分析严谨、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废水处理的六大类基本处理过程及设备,首次提出:“可以把任何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看成是由若干基本处理过程和典型设备组合而成的”。只要熟悉了这些过程和设备,就易于了解任何一种废水的处理工艺;深入研究这些过程及设备,就可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对发展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废水处理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 废水流体动力过程及设备 第二篇 废水热量传递过程及设备 第三篇 废水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 第四篇 废水固-液分离过程及设备 第五篇 废水化学处理过程及设备 第六篇 废水生物降解过程及设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3MB 文档页数:96
第一节 电位分析原理与离子选择电极 一、电位分析原理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y analysis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和结构 typ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 specific property of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otentiometry 一、直接电位法 direct potentiometry 二、电位滴定分析法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三、电位分析法的应用与计算示例 application and calculate example of potentiometry potentiometry and conductometry 第三节 电导分析法原理 principle of conductometry 一、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性质 basic property of electrolyte solution 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浓 度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uctance and concentration 三、影响电导测量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ed on conducto￾metric measurement 四、电导测量与装置 conductometricmeasure and devices 第四节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conductometry 一、电导滴定分析 conductometric titration 二、直接电导法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irect conductometry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3MB 文档页数:46
目的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元素的的种类、生理作用 及植物吸收的机理,认识土壤养分的特点和施肥规律, 目的要求掌握各种化肥和有机肥的特性和鉴别使用方法。 植物营养 教学要点: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 素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根对养分的吸收,叶片对养分 营养吸收的吸收,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 土壤养分 环境因素,作物连续性,作物营养阶段性,作物营养临 界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作物施肥形态和转化,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性质、在土 壤中的转化及施用方法,作物的施肥原理,肥料的施用 实验实训方法,配方施肥的概念及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39
7.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前节要点复习 7.3.1 灵敏度的表示方法 7.3.2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7.3.3 测量条件的选择 7.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7.4.1 酸度的选择 7.4.2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7.4.3 其它条件的选择 7.5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 7.5.1 微量组分的测定 7.5.2 示差光度法 7.5.3 光度滴定法 7.5.4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7.5.5 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7.5.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7.5.7 导数分光光度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20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年发表的“哥尼 斯堡的七座桥”。1847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 年,凯莱在计数烷CnH2n+2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 出“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的术语,就是如何找出一个连通图中的生成圈,近几十年 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图论研究和应用,图论的理论和 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化学、通讯科学、建筑学、生物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 学等学科中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9.5KB 文档页数:21
在化学治疗药物中,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发展最早。远在2000多 年前,我国的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共列了30多种驱虫药物。已 有世界上最早的抗疟药常山治疟与楝实、雷丸、贯众杀三虫的记载。到 唐代《千金方》中已列杀寸白虫药方11首。百年后在《外台秘要》中 收集可治疗寸白虫的药方达19首,其中常被采用的为芜荑、茱萸、石 榴根、狼牙、槟榔、南瓜子、榧子等驱虫药物,这些药物中,如石榴根、 槟榔、南瓜子和雷丸等至今仍在应用 17世纪30年代,发生了疟疾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西班牙人在 秘鲁发现金鸡钠( cinchona)树皮能治疗疟疾。此后2-3百年间,世界 各地都使用金鸡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KB 文档页数:2
我国柠檬酸工业现狀、危机和对策柠檬酸是发酵法生产的第一大有机罗氏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食品工业上大量我国自1968年独创了采用薯干原料直使用的酸味剂;柠檬酸及其盐类和衍生物在接深层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工艺,开始工业化化学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缓冲剂、催化剂、增生产柠檬酸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全行业加塑剂、清洗剂(柠檬酸钠即是取代三聚磷酸强企业管理,依靠技术进步,因地制宜地形钠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无磷洗衣粉的的原成了玉米、木薯等多元化的原料结构,尤其料);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使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3MB 文档页数:103
第一节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 ◼ 存在于所有的谷物、蔬菜、水果及可食植物中 ◼ 提供膳食热量 ◼ 提供质构、口感和甜味 ◼ 表达式Cx(H2O)y ◼ 包括单糖、低聚糖以及多糖 ◼ 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纤维素 第二节 单糖 第三节 低聚糖 第四节 多糖 ◼ 超过20个单糖的聚合物为多糖 ◼ 单糖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 ◼ 大多数多糖的DP为200-3000 ◼ 纤维素的DP最大,达7000-15000 ◼ 直链多糖,支链多糖 ◼ 均匀多糖,非均匀多糖(杂多糖) 第五节 淀粉 ◼ 不溶于水,冷水中少量水合 ◼ 低粘度浆料烧煮时,增稠 ◼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 营养功能 ◼ 商业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节 纤维素 第七节 果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8MB 文档页数:113
绪论 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误差的统计概念 分析数据的处理 自测题 分析质量控制和计量认证 分析质量控制 计量认证 自测题 重量分析法 概述 气化重量法 萃取重量法 沉淀重量法 自测题 滴定分析概论 自测题 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及有关浓度计算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自测题 配位滴定法 概述 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螯合物 配位滴定原理 金属离子指示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配位滴定的标准溶液和滴定方式 自测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法 碘量法 重铬酸钾法 自测题 沉淀滴定法 概述 银量法 银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示例 自测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5
长期以来,各种传统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 织化学、原位杂交等研究方法均建立在常规病理组 织切片基础上,一张玻片上只能载有限的组织做 种测试,仅用于日常临床病理诊断尚可胜任,但要 从事大规模、多样本的科研则费时、费力。自1998 年由 Kononen等叫构建了第一个组织微阵列后,组 织芯片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其无疑给病理学研究开 辟了新天地。目前已有大量应用这一技术进行肿瘤 病理学研究的报道,短短数年国内关于运用组 图1b单个组织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染色。 织芯片的文章已达126篇之多(截止2004年12 月)9其主要集中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 术在组织芯片上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研究,并充分体 现了该技术高通量( high-throughput)、快速、省时 用途广等优点,同时运用该技术也发现了一些肿瘤 特异性基因产物和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免疫 标志物。当然在运用该技术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页上页12812913013113213313413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8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