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0.5KB 文档页数:48
第五节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熟悉波谱法在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第六节 挥发油 1.掌握挥发油的定义、通性、化学组成和分类 2.掌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分离方法(化学法、分馏法、层析法) 3.熟悉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 4.了解挥发油的分布、生物活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5MB 文档页数:20
明渠:人工渠道、天然河道以及不满流管道统称为明渠。明渠流:具有露在大气中的自由液面的槽内液体流动称为明渠流(明槽流)或无压流 一、明渠流动的特点 1.具有自由液面,pO=0,为无压流(满管流为压力流); 2.湿周是过水断面固体壁面与液体接触部分的周长不等于过水断面的周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21MB 文档页数:62
质谱(mass spectrum,简称MS),就是把化合物 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 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测定化合物的质谱,只需少量样品。常用量约 lmg,最少用量只需几微克。 利用质谱,可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并能推测 它的分子式以及分子结构。如将质谱仪与气相色谱仪 联用,还可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份的化学结构以及它 们的含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0KB 文档页数:15
水污染控制工程 2 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池塘或进行一定人工修整 的池塘处理污水的构筑物,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 自净过程很相似。 稳定塘可分为:好氧塘、厌氧塘、兼性塘、曝气塘 和深度处理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59
芳烃,也叫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碳氢 化合物。 芳香二字的来由最初是指从天然树脂(香精油)中提取 而得、具有芳香气的物质。 现代芳烃的概念是指具有芳香性的一类环状化合物,它们 不一定具有香味,也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芳香烃具有其特征性质——芳香性(易取代,难加成, 难氧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59
芳烃,也叫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碳氢 化合物。 芳香二字的来由最初是指从天然树脂(香精油)中提取 而得、具有芳香气的物质。 现代芳烃的概念是指具有芳香性的一类环状化合物,它们 不一定具有香味,也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芳香烃具有其特征性质—芳香性(易取代,难加成, 难氧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98KB 文档页数:39
二、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状况 (一)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 1.土壤、沉积物及水体中石油烃类污染物 石油进入水体后浮于水面,大部分在水面扩散、漂流,一部分挥发到大气 中。石油烃也可通过直接渗漏进入土壤或沉积物中,或者水体中的石油烃通过 吸附作用保存在沉积物或土壤中。天然未污染的水底沉积物中正烷烃含量一般 很低,为几至几十μg/g。受到石油烃等污染的底泥(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含量 明显升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5MB 文档页数:31
木材是天然高分子有机体,和低分子物质组 成。构成木材细胞壁( cell wall)的主要物 质是由纤维素( cellulose)、半纤维素 ( hemicellulose)、木素( lignin)等组成, 这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决定了木材的各种性质,并且对木 材的加工工艺和木材产品的特性有很大影响。 例如:三者都有OH( hydroxyl),这就 决定了木材具有吸湿性,木材在大气中会失 水干缩和吸湿膨胀,产生了木材体积不稳定 性。另外在胶合过程、涂饰过程中,化学处 理有滞火、防腐、改性、制浆等都涉及到许 多木材化学方面的知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7KB 文档页数:18
兰花泛指兰科中具观赏价值的种类,因形态、生理、生态都具有共同性和特殊性而单独成为一类花 兰科是种子植物的大科,有20000~35000种及天然杂种,人工杂交的超过40000种。我国原产 000种以上,并引种了不少属、种。兰科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主产于热带,约占总数的90%,其中以 亚洲最多,次为中、南美洲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地生、附生及少数腐生,直立及少数攀缘。地生种常具根茎或块茎,附生种常 有假鳞茎及气生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7
目前,通过多孔高导热载体与相变材料复合的方式提升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多孔碳作为负载能力强,导热性能良好的载体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如何绿色、廉价、简易地制备出该类载体仍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以天然生物质材料松木和竹木为碳源,在梯度温度和氮气气氛下热处理,使生物质材料碳化并进一步发生石墨化转变,制备出生物质天然孔道结构的多孔高导热碳基载体材料。采用真空熔融浸渍法将有机相变材料石蜡和多孔碳基载体材料进行高效复合,制备得到生物质多孔碳/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同步热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压汞分析仪(MIP)、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导热仪对载体材料及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生物质多孔碳载体材料孔道结构保存完好,石墨化转变明显,保证了有机相变芯材的高效稳定负载。传热效率上,相比于纯石蜡芯材,以松木和竹木为碳源制得的多孔碳/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分别提高了100%和216%,达到了0.48 W·m?1·K?1和0.76 W·m?1·K?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松木和竹木为原料制得的复合相变材料的芯材负载量,相变焓值,热导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质结构对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