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63)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2.32MB 文档页数:123
3.1 各种常用信号和系统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3.7 基于MATLAB的线性系统时域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9.53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铁尾矿高温改性处理对钢渣体积稳定性和胶凝性能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改性钢渣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铁尾矿的高温改性显著降低了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含量,提高了钢渣胶凝性能.铁尾矿掺加质量分数为20%和处理温度为1250℃时,钢渣中f-CaO的质量分数由4.84%降低至1.82%,降幅达到62.4%,28d活性指数比原始钢渣体系提高5.6%.铁尾矿掺量由10%增加至30%时,改性钢渣中相继出现镁蔷薇辉石、镁黄长石和钙镁辉石等硅酸盐矿相.高温改性过程促使RO相分解,RO相中的FeO转化为磁铁矿相(Fe3O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5MB 文档页数:8
对印尼红土镍矿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蛇纹石和辉石组成,其中Ni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取代Mg元素存在于蛇纹石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红土镍矿焙烧、氢气还原、磁选分离镍和铁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红土镍矿与碳酸盐添加剂进行混合焙烧实现了Ni和Fe氧化物的释放;对焙烧产物进行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中Ni和Fe元素以金属形态存在,Fe金属化率最高超过80%,远大于原矿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4%-8%),且随着温度升高,Ni元素易与Fe结合生成Fe-Ni;磁选所得产物中Ni和TFe品位分别达到3%和20%,Fe和Ni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初步实现Ni和Fe的富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126
第一章 绪论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Titrimetric Analysis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Gravimetry)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Absorption photometry) 第十一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6.43KB 文档页数:5
以振动球磨方式混合Ti-Mo粉体,采用凝胶注模成形制备了多孔Ti-7.5Mo合金制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试验分别对其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预混液单体质量分数和浆料固相含量对其孔隙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Ti粉末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7.5%的Mo混合粉末浆料的流变特性较好,所得合金由分布均匀的α-Ti基体和β-Ti组成,其孔隙率为39.15%~45.97%,孔径为5~98μm.与凝胶注模多孔纯钛相比,多孔Ti-7.5Mo合金的生物力学性能更加优异,适合作为医用植入材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2MB 文档页数:39
1、信号分类与描述 2、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3、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4、信号的时域分析 5、信号的幅值域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0.21KB 文档页数:8
以实验室活性炭吸附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维吸附床内煤矿乏风流动、吸附传质的数学模型.首先对活性炭富集煤矿乏风瓦斯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各个循环步骤下床内详细的浓度分布和吸附量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进而采用此模型,改变吸附压强、解吸压强和解吸温度等参数,对不同工况下瓦斯分离富集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揭示了煤矿乏风瓦斯变压吸附分离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8.42KB 文档页数:5
在同时考虑络合剂离解平衡、金属离子水解平衡及络合平衡间的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分析了各离子分布系数理论计算的数学方程式,利用计算机对金属离子加络剂体系中各离子分布系数的计算进行解析,给出了最简便优化的运算方法及程序框图,详细讨论了多元酸络合剂体系中单络合剂及双络合剂的情况,并进一步将结果推广到更普遍的情况,对化学镀镍中常用络合剂体系的离子分布系数进行了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52
酶的分类 1961年国际生化协会酶命名委员会根据酶所催化的反 应类型将酶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 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分别用1、2、 3、4、5、6的编号来表示,再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 键的特点将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个亚类,每个亚类可再分若 干个亚-亚类,仍用1、2、3、……编号。故每一个酶的分 类编号由用“.”隔开的四个数字组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6MB 文档页数:114
7.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本质,会解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认识化学键的本质;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及其特点;3.掌握离子的特征,离子极化概念;4.掌握价键理论的内容;会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特征,会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的分子结构;5.初步认识分子轨道,掌握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特点;6.理解金属键理论,特别是能带理论,会用能带理论解释固体分类; 2.1 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2.2 离子键理论 Ionic bond theory 2.3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theory and Lewis’ structure formula 2.7 金属键理论Metallic bond theory 2.8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 2.4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2.5 原子轨道的重叠— 价键理论 Superposition of atomic orbital —valence bond theory 2.6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首页上页13713813914014114214314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6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