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2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4.78KB 文档页数:7
通过对含W的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研究σ相的析出行为.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σ相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并研究σ相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850~1000℃之间,实验钢析出大量由Fe-Cr-Mo-W组成的具有正方结构的σ相,钢板强度和硬度高,塑性差,延伸率低于4%;1050℃时仍存在少量析出,虽然延伸率大幅度提高至31.1%,但冲击韧性离散度高,冲击功偏低;直至1080℃,σ相才能完全溶解至基体中,抗拉强度为640MPa,延伸率为35.5%,纵、横向冲击功平均值分别达到217J和110J.随时效热处理温度升高,点蚀电位提高,点蚀失重率不断下降,1080℃热处理的试样点蚀电位高达1246mV.该试样在50℃的3.5% NaCl溶液中腐蚀失重率也仅为0.005~0.007g·m-2·h-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4.11KB 文档页数:5
利用球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45#钢氧氮共渗、渗氮及渗硫3种化学热处理表面与硫化烯烃及磷酸三甲酚醋2种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各摩擦表面润滑膜的结构及成分,进而讨论了它们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摩、抗磨及提高承载能力方面这种协同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残余元素Sn在C-Mn钢中的存在形式,同时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含Sn析出相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Fe-5% Sn中Sn以第二相形式在晶界与晶内析出;Fe-1.5% Sn-0.2% S中Sn以第二相形式在直径2~4 μm的球形MnS夹杂物上异质析出.透射电镜分析和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Fe-5% Sn及Fe-1.5% Sn-0.2% S中MnS夹杂上析出的含Sn第二相结构为四方晶系的FeSn2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2.66KB 文档页数:2
在Bi2223/Ag超导多芯带材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热处理—冷压—热处理的工艺,取压力、压下速率、摩擦系数和来料作为待研究的冷压工艺参数,以带材的临界电流Ic值为评价指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带材临界电流Ic值的影响高度显著,压力和来料对带材Ic值的影响显著,压下速率对带材Ic值的影响程度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对K648合金组织中α-Cr相析出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K648合金平衡相析出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为α-Cr、γ'相和M23C6碳化物.通过实际组织观察得出合金中α-Cr相的析出形态对Cr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制度极为敏感,具体表现为α-Cr相形态的多样性.力学性能测试进一步表明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均受α-Cr相形态和分布的影响,即合金性能表现出组织敏感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9MB 文档页数:16
总结了国内外中锰钢研究现状, 对文献中中锰钢的成分设计、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调控等进行汇总分析, 得到了合金元素、成型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对中锰钢的性能例如lüders带和PLC带对加工硬化率的影响、氢致延迟开裂性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讨论; 同时提出借鉴第二代先进高强钢(纯奥氏体相)\层错能\这一控制形变模式的概念, 对中锰钢中奥氏体相的形变模式提出预测; 最后对目前中锰钢研究的争议问题、发展前景及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阐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7
大于2.11%C的白口铸铁中含有大块且又分布不均匀的渗碳体,其塑性和韧性很差。本文采用塑性变形及热处理等4种方法,最终得到了细小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的理想组织。具有这种球化组织的铸铁,强韧性有了提高,且在650~850℃温度范围变形表现出良好的超塑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4.32KB 文档页数:4
本文用非晶直条带样品居里温度测量装置测量了(Fe90Cr10)78B10Si12非晶合金居里温度的热处理效应。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相对于淬态合金的居里温度增值与退火时间的对数关系,并讨论了结构弛豫引起居里温度变化的两个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7.67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不同B含量的低碳硼钢和Nb、V微合金化低碳硼钢的冲击实验,研究了B含量及Nb、V微合金化对低碳硼钢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6%~0.0015%的B将提高热处理状态钢的冲击韧性,B质量分数超过0.003%将降低钢的冲击韧性.Nb、V复合微合金化同时加入适量Al可显著提高热处理状态低碳硼钢的冲击韧性.Ti质量分数超过0.03%对低碳硼钢和微合金硼钢的冲击性能不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8
简单的热处理和热处理磷化ZIF-67/氧化石墨烯(GO)前驱体得到具有典型的多孔碳结构特征的CoP/Co@NPC@rGO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和N2等温吸脱附曲线等对其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计时电位法探讨了CoP/Co@NPC@rGO纳米复合电催化剂对氢气析出反应(HER)和氧气析出反应(OER)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首页上页121314151617181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2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