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2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9.15KB 文档页数:8
以1996年、2002年、2005年及2007年四期SPOT卫星影像为材料,配合相关图籍数字化台湾花莲地区寿丰溪集水区与秀姑峦溪集水区的崩塌地图层,透过植生回复率(VRR)、新增崩塌率(ICR)及崩塌地重心位移的计算,探讨这两个集水区崩塌地变迁情形,并分析其环境因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多期卫星影像数据可有效进行崩塌地长期监测,并获知其变动情形;另突发暴雨可使崩塌大量发生,显为事件直接影响因子;而VRR、ICR与重心位移的计算,可有效量化植生恢复情形及新增崩塌状况;至于地理环境特征方面,崩塌发生概率随高程增加而增加,也与坡度呈正相关,因此未来在开发上应特别留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27
(一)研究意义 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复杂,有些污染物是通过排污道由污染源定量、定 点直接排放的,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排放而加以处理解决。而有些污 染物是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非点源, nonpoint source),通过 大气颗粒物沉降、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进入受纳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引起 的水体、土壤或沉积物的污染。还有些则是在环境中相互反应形成的。从成因 上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天然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分解、农业 生产(包括农用化学品的施用、污水灌溉)直接分散进入、化石燃料的开发利 用、化学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大气降尘、地表径流作用进入水体、沉 积物和土壤中等。这些污染物污染源类型复杂、分布广、地理位置分散,没有 确定的污染源点,在时空上无法定点监测,治理和控制十分困难,非点源污染 物污染源解释已就成为了污染源研究的主要对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4.5KB 文档页数:358
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包括总论、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矿床、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震、大地构造学说、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代地史等15章,基本包括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作为第三版修订教材,本书注重吸收最新学科成果,如引入花岗岩的成因、特殊沉积岩、区域混合岩化作用、火山矿床、多成因矿床、干酪根成油说、韧性断层、区域性大断裂、地体、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恐龙灭亡事件等内容,以及较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地质年代表》。适用作地理学、地质学、地学、环境学及相关学科教材及供有关读者阅读、参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6KB 文档页数:37
一、内蒙古生态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 的地位和作用 1恶劣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态建设是首要任务 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 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km2,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为界 形成明显的地貌特征,山地以北是高平原,山地以南以丘陵、 台地和平原为主。其间分布着68万km2(57.5%)可利用天然草 场,20.7万km2(占17.5%)森林,6万km2(5.1%)耕地。境内分布 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浑善达克 、乌珠穆沁、巴音温都尔、科尔沁、呼伦贝尔十大沙漠和沙地 ,以及黄河、海河(含滦河)、辽河(含大凌河)、松花江( 江、额尔古纳河)、内陆河五大流域水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2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气侯系统为主线,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和气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使学生对气象、气侯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有所了解,掌握人类与大气圈的相互关系,由于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的全球气侯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环境问题。通过实验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气象观测、气侯资料的调查整理等方法。 2、地位和任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教学的 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气象学、天气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正确解释大气中所发生的物 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天气演变过程,分析掌握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结合 气象气候实习,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会分析气候事件;为自 然地理其它课程的开设打下牢固的气象学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58MB 文档页数:478
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财政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金融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经济与贸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政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社会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民族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公安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历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数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物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化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天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大气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用气象学专业) 海洋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地球物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地质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球化学专业) 地质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地质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古生物学专业) 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信息学专业) 心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统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力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仪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材料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能源动力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电气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自动化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水利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测绘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化工与制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化工类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药工程专业) 地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纺织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轻工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海洋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航空航天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兵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核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43
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场地、地基的破坏作用和场地的震动作用。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一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 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 震灾害的。 场地的地震动作用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38.57MB 文档页数:95
所谓地震测线,是指沿着地面进行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路线。测线的布置对于了解质结构关系很大。地震测线要结合以往的地震地质资料,并且根据所需完成的地质任务进行布置。 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为了了解地下构造形态,必须连续地追踪各界面的地震波。因此,就要沿测线在许多个激发点上分别激发,并进行连续的多次观测。每次观测时,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的关系,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地震界面。 一、对激发的要求 二、陆上用炸药震源 三、陆上用非炸药震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7.5KB 文档页数:160
绪论 第一章 地球概况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 第三章 地质作用 第四章 风化作用 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八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7.5KB 文档页数:160
第一章 地球概况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 第三章 地质作用 第四章 风化作用 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八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
首页上页121314151617181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2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