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地震破坏作用 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 分为两种类型:场地、地基的破坏作用和场地的震动作用。 一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 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 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 震灾害的。 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 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 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 为此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2.1 地震破坏作用 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 分为两种类型:场地、地基的破坏作用和场地的震动作用。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一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 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 为此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 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 震灾害的。 场地的地震动作用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 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 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
§2.2建筑地段的选择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常有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即 “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由重灾” 产生的原因是局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 地段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软弱士,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 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2 建筑地段的选择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常有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即 产生的原因是局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 “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由重灾” 地段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 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水边地的地下 山坡地在地震 用另外的土石 水位较高,土质也时会产生土壤滑动來填补地基,常有 较松软,容易在地 冲积地的士质土壤密实度不足情 震时产生土壤滑动松软,地震时容易形,导致建筑物在 或地层液化。 塌陷,如果此处有地震时产生倾斜、 地下水层,还容易沉陷 发生液化
水边地的地下 水位较高,土质也 较松软,容易在地 震时产生土壤滑动 或地层液化。 山坡地在地震 时会产生土壤滑动 用另外的土石 來填补地基,常有 土壤密实度不足情 形,导致建筑物在 地震时产生倾斜、 沉陷。 冲积地的土质 松软,地震时容易 塌陷,如果此处有 地下水层,还容易 发生液化
临近 悬崖, 容易 滑落 谷地或低地,这里的 建筑物容易在地震发生时, 受土石崩塌破坏。 萨尔瓦多地震引发了一巨大的 泥石流,数百户人家被埋在泥 石里,估计有1200多人遇难 地裂
临近 悬崖, 容易 滑落 谷地或低地,这里的 建筑物容易在地震发生时, 受土石崩塌破坏。 萨尔瓦多地震引发了一巨大的 泥石流,数百户人家被埋在泥 石里,估计有1200多人遇难 地裂
地段选择 1.选择有利地段; 2.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3.不在危险地段建设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烈度为8度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湾 某村坐落于山梁上,山梁长 150m,顶部最宽15m,最窄5m 高60m.距震中18km。 烈度为摩突出端部的最大加速度为 0.632g,鞍部为0.257g,大山根 部为0.431g 烈度为9度
地段选择 1.选择有利地段; 2.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3.不在危险地段建设。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湾 某村坐落于山梁上,山梁长 150m,顶部最宽15m,最窄5m, 高60m.距震中18km。 突出端部的最大加速度为 0.632g,鞍部为0.257g,大山根 部为0.431g。 烈度为9度 烈度为8度 烈度为7度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大 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大,反应相对减小 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 4.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明 显减小 5.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1.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大; 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大,反应相对减小; 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 4.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明 显减小; 5.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A=1+a λ-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动参数的增大幅度 5-附加调整系数 L1/H1.0 0.3 0.4 0.5 0.6
=1+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动参数的增大幅度 ---附加调整系数 H L L1 0.3 0.4 0.5 0.6 0.2 0.3 0.4 0.5 0.1 0.2 0.3 0.4 0 0.1 0.2 0.3 岩质地层 非岩质地层 H / L 0.3 0.3 H / L 0.6 0.6 H / L 1.0 H 5 H 20 5 H 15 15 H 25 H 25 20 H 40 40 H 60 H 60 H / L 1.0 突出地形 的高度(m) 局部突出 台地边缘 的侧向平 均坡降 (H/L) 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影响系数的增大幅度 1.0 0.6 0.3 L1 / H 2.5 2.5 L1 / H 5 L1 / H 5
发震断裂的影响 与地下断裂构造直接相关的地裂 与发震断裂间接相关的受应力场控制所产生的地裂
发震断裂的影响 与地下断裂构造直接相关的地裂 与发震断裂间接相关的受应力场控制所产生的地裂
断裂带是地质上的薄弱环节,浅源地震多与断裂活 动有关。 发震断裂带附近地表,在地震时可能产生新的错动, 使建筑物遭受较大的破坏,属于地震危险地段。 建设时应避开。 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主要在高烈度 区,全新世以来经常活动的断裂上面
断裂带是地质上的薄弱环节,浅源地震多与断裂活 动有关。 发震断裂带附近地表,在地震时可能产生新的错动, 使建筑物遭受较大的破坏,属于地震危险地段。 建设时应避开。 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主要在高烈度 区,全新世以来经常活动的断裂上面
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 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 面建筑的影响: 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 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 2.对不符合本条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 距离不宜小于下表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m)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烈度 甲 丙 专门研究 300m 200m 专门研究 suum 300m
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 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 面建筑的影响: 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 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 2. 对不符合本条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 距离不宜小于下表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 9 专门研究 500m 300m __ 8 专门研究 300m 200m __ 甲 乙 丙 丁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烈度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