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3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7KB 文档页数:24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 世界的物质性 •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7MB 文档页数:33
一,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二,近代科学革命的哲学反思:经验主义 三,近代科学革命的哲学反思:理性主义 四,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32
一、经验主义的发展及其批判反思 二、经验与理性的批判性综合 三、逻辑经验主义的诞生 四、科学:实证、统一的理想与困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7MB 文档页数:50
1.了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革命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新文化运动分野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261
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实践的科学总 结,自然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产生国际贸易理论的。大规 模的国际贸易始于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但重商主义“只 是抓住了假象”,他们对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对国际贸易 问题的探讨,还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尚未深入到生产领 域。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 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5.5KB 文档页数:45
奧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奧林匹 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 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 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 动体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 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1MB 文档页数:547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 以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 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序论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序论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一节 论国防费 第二节 论司法经费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8MB 文档页数:254
公正论 起点平等如何可能 公正、价值理性与反腐败 公正为道德之基 拒绝“原始积累” 我们不能“超越”什么?——关于“夹攻中的诺齐克” 关于“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评“寻租理论”与“倒U模型”——关于转型期政治经济学的若千札记 “叶启明现象”辨析——国有资产产权政革中的“自购自”问题 价值替代还是物质替代?——关于桑巴特-哈林顿之争的断想 不要民粹主义,但不能不要“人民” 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 公正、社区和谐与乡村发展 “好望”降临好望角——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一 圣雄人格与和解进程——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二 世说新语补 文化决定论的贫困 “范式危机”还是前范式危机? 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 关于“新蛮族征服论”与拯救文明之 “中国人不是神,也不是猴子”——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什么是“农民”?——“农民”定义古今中外谈 宗族文化与个性解放——农村改革中的“宗族复兴”与历史上的“宗族之谜” 城乡壁垒话沧桑 农民流动: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中国城乡关系中存在着所谓“二元结构”吗? 农民学,回答什么问题? 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7KB 文档页数:25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一切划时代 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 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中国社会特殊的国情和复杂的阶级关系是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政治、经 济发展极不平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8MB 文档页数:141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劳动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二、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二、社会生产关系的构成 第三节 上层建筑和社会政治结构 一、上层建筑系统和结构 二、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 三、国家的实质和职能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社会文化的构成 二、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三、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首页上页15815916016116216316416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