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1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11
织物,简称布,是纺织材料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纤维制品的主要种类,是纺织品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一、织物的基本概念 所谓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纺织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8.28KB 文档页数:7
基于前驱体合成与氨气氮化两步法,通过对前驱体合成关键参数B源/N源比、分散剂种类、前驱体干燥方式进行调控,实现了大比表面积、少层氮化硼纳米片材料的制备。其优化条件为以硼酸为硼源,尿素为氮源,硼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30,甲醇和去离子水作为分散剂,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合成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下900 ℃保温3 h合成了氮化硼纳米片。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拉曼光谱测试、热重分析测试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物相和结构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曲线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形貌及比表面积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s),纯度高,形貌类石墨烯,层数为2~4层,厚度平均为1 nm,比表面积为871.8 m2·g?1,单次产物质量平均可达240 mg,合成产物平均产率可达96.7%。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现了大比表面积少层氮化硼的制备,有助于氮化硼在各应用领域的研究,如氮化硼/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电子器件、污染物的吸附、储氢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8MB 文档页数:36
钢的热处理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组织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特点:在固态下,只改变工件的组织,不改变形状和尺寸目的:改善材料的使用、工艺性能基本过程:加热→保温→冷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94MB 文档页数:38
金属材料的分类:钢、铸铁、非铁金属钢的分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2KB 文档页数:8
织物的耐久性一般指材料与使用寿命有关的耐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化学、生物老化的性 质,还涉及织物形态、颜色、外观的保持性,即织物性状的持久与稳定。 狭义的耐久性(durability)是指性状的持久与稳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4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2.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3.药皮,机械保护的作用、冶金处理的作用、稳定电弧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1.92KB 文档页数:8
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是一种新型微纳增材制造技术,它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精度高、打印材料广泛等突出特点和优势.但是,由于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的打印速度快、喷嘴和基底打印距离小,特别是对于微尺度特征图形的打印,其实际图形及打印质量难以直接观测,而且影响打印图形精度和质量的工艺参数较多,各个工艺参数相互耦合和相应作用.因而直接有效的控制打印图形的精度(线宽)和质量(线边缘粗糙度)是其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难题.本文提出一种通过调整打印工艺参数间接控制泰勒锥形状和尺寸,进而实现对于打印图形精度和质量有效控制的新方法.建立了线宽与工艺参数、材料性能和基底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实验,系统研究并揭示了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工艺参数对泰勒锥和打印图形的影响及其规律;优化出针对同一喷嘴较为理想的喷印工艺窗口;并通过典型实验工程案例研究,采用内径60 μm喷嘴实现了最小线宽3 μm打印,验证了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实验研究结果为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的打印精度、图形质量和打印稳定性改进及提高奠定了基础,并为简化和易于操作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5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形核、长大。 2.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3.药皮,机械保护的作用、冶金处理的作用、稳定电弧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8KB 文档页数:12
一、多晶体和亚组织 (一)概念 1、单晶体把晶体看成是由原子按一定的几何 规律作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即晶体内部的晶格位 向是完全一致的晶体,这样的晶体称为单晶体 实际使用的工业金属材料,即使体积很小,其内 部仍包含了许多颗粒状的小晶体,每个小晶体内 部的晶格位向是一致的,而各个小晶体彼此间的 位向都不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3MB 文档页数:21
现阶段,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源, 其发展经历了三代技术的发展(钴酸锂正极为第一代, 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为第二代, 三元技术为第三代).随着正负极材料向着更高克容量的方向发展和安全性技术的日渐成熟、完善, 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本文从锂离子电池产学研结合的角度, 从电池正负极材料, 电池设计和生产工艺来分析动力电池行业最新动态和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 并结合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来阐述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的实现途径
首页上页16016116216316416516616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1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