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9KB 文档页数:42
1.1 中药显微鉴定基本技术 1.2 中药的化学定性鉴别 1.3 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定 1.4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 1.4.1 双子叶和蕨类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 1.4.2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 1.4.3 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 1.5 茎、木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6 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7 叶及花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8 果实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9 种子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4MB 文档页数:366
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群的提取和分离,是现代中药研究的关键与前提。本书首先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了概述,对分离提取中目前应用最广的色谱技术和新兴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按照“概述结构分类一理化性质”与“检识一提取方法一分离纯化方法一成分鉴定一具体化合物及其分离纯化”的思路,分述了中药各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类技术;最后对中药标准提取物进行了介绍。本书主编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编写中不仅借鉴了前人的经验、整理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研究经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4MB 文档页数:74
第一节 中药注射剂的分析 第二节 液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第三节 半固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第四节 固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第五节 外用膏剂的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7MB 文档页数:132
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 了解中药的含义、产地与采集、炮制目的; 了解中药的毒性、用药禁忌、剂量及煎服法; 了解中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的功效、主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7.5KB 文档页数:59
中药的命名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古代本草著作 近代鉴定工作 中药的资源 利用、保护、开发 道地药材、GAP的建立 中药的采收、产地加工 中药的鉴定 依据、程序、方法 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8.5KB 文档页数:48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75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8.5KB 文档页数:50
•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140
1、了解中药制剂的分类及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2、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3、掌握中药制剂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6MB 文档页数:354
本书在以前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药类专业使用的规划教材(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对各重要化学成分类型按照其生合成的生源途径设立章节进行介绍,如设立了糖和苷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原教材苷类章和其他成分章中的多糖部分,并增加了对糖类化合物的介绍;设立了苯丙素类化合物章,包括原教材的香豆素、木脂素,并调整增加了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内容;设立了三萜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游离三萜和三萜皂苷;设立了甾体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原教材的强心苷章、皂苷章中的甾体皂苷部分、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章中的胆汁酸类化合物和蟾蜍蟾酥部分、以及其他成分章中的甾醇类和昆虫变态激素部分等;设立了鞣质章;生物碱类化合物章,对原教材中的生物碱的分类一节部分,亦按照生物碱的生合成的生源途径进行了重新调整,等等。此外,为了便于学生了解中药复方研究的有关问题,增设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章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