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0.5KB 文档页数:64
第十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一支出模型 [Income-Expenditure Model] 第一节均衡产出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55
第一篇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从这一篇起,我们开始运用经济模型来描述和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本篇讨论的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古典学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 Smith) ,古典学派的理论散见于20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 庇古(A.c. Pigou)及其他人的著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9KB 文档页数:26
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但与最终产品市场有关,而且也与货币市场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全面了解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必须了解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及其调节机制。本章介绍货币市场均衡及其调节的理论。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市场 一、货币的定义人们拥有的资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实际资产(real assets)或物质资产(physical assets),包括房地产、各种机器设备、半成品、原材料、 各种生活用品等一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二是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包括各种以价值形式存在的财产,如货币、银行存款、各种债 券、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是一种金融资产。但金融资产却不一定都是货币, 只有具备以下三种职能的金融资产才是货币。 (1)它必须是交换媒介。 (2)它必须是财富的储藏手段。 (3)它必须是计帐单位( unit of account)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7.5KB 文档页数:24
基本概念 采样理论( sampling theory)是指如何进行试样 采集的数学统计理论。怎样通过局部采样在统计 意义上尽可能代表总体,是采样理论和方法所研 究的内容。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固体 物质的采样方法、动态过程的采样方法和质量检 验的采样方法。 采样常数(sampling constants)为表征实验室样 本的均衡性,或考虑样本的分隔效应, Ingamell和 Visman分别定义了几个采样常数,以便更好的描 述采样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0KB 文档页数:7
一、解释下列概念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无差异 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商品 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5KB 文档页数:10
一、解释下列概念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无差异 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商品, 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5KB 文档页数:9
一、名词解释 需求量供给量均衡价格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二、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D)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7KB 文档页数:56
CAPM断言,证券具有不同的预期回报率是因 为有不同的β值,并进行了均衡定价 附录2中列举了CAPM的问题。市场组合难得到 存在市场因素(市场组合)之外的因素,引起 证券价格的共同波动 罗斯(A.oss)1976年提出了多因素定价模型 套利定价理论(APT) CAPM可视为APT的一个特例。单一指数模型 APT的假设大大少于CAPM假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3MB 文档页数:75
在单期证券市场模型中,证券只在期初交易一次。这种模型最适合于证券的风险与收益间的 关系以及风险的均衡配置中的证券的作用的研究 在单期模型中,所有的不确定性是一次解决的。更现实的是,假设不确定性是逐渐被解决的 随着不确定性的解决,代理人一次又一次地交易证券。本章和后面几章的多期模型允许不确定性 的逐步解决,以及当获得有关证券价格和支付的新信息时允许证券的再交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5.5KB 文档页数:56
理性与经验 传统博弈理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并且理 性和博弈结构的共同知识;每个人都在选 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只要知道博弈 的结构就可以预测均衡结果; 但其他社会科学家一直对理性人假设抱 有怀疑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