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8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7.37KB 文档页数:6
针对由一阶智能体和二阶智能体组成的离散异质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一致性问题.设计无通信时延和具有有界通信时延时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通过将系统转化为自治的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运用矩阵理论和代数图论方法,分析得到系统实现一致性的充分条件.获得的充分条件与采样周期、控制参数和系统的拓扑结构有关.证明了系统的一致性不受有界通信时延影响.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1.88KB 文档页数:6
通过对某钢厂脱磷转炉炉渣磷酸盐容量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实测炉渣磷酸盐容量与炉渣中碱性氧化物含量、炉渣光学碱度、炉渣中全铁含量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结合生产数据拟合出炉渣的组成与炉渣磷酸盐容量的表达式.将文献报道的不同炉渣磷酸盐容量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基于共存理论建立了本渣系炉渣磷酸盐容量预测模型,误差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信,将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88KB 文档页数:15
纵观历史,人类发明了很多灵巧的工具和机器以满足广泛的需求,从而使数学运算变得 更容易了些。虽然人类天生就有使用数字的能力,但仍能经常需要帮助。人们常遇到一些自 己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 数字可看成是早期帮助人类记录商品和财富的工具。许多文明,包括古希腊和美洲土著, 都借用石子或谷物来计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2.75KB 文档页数:8
探索了矿浆pH值、分散剂和辅助捕收剂对含碳酸盐铁矿石一步直接反浮选影响.浮选实验结果表明,矿浆pH值由11.0增加到11.8时铁精矿品位陡增,pH值等于11.8时品位达到最高,此后品位变化不明显.矿浆pH值为12.0时,三聚磷酸钠是有效分散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是KS-Ⅲ有效辅助捕收剂,两种药剂都可同时提高铁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理论计算表明,浮选实验结果与菱铁矿的浮选溶液化学行为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药剂结构性能计算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铁矿石阴离子反浮选中有良好的选择性、乳化性和溶解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8
应用配有能谱仪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A105钢中裂纹处及基体内残余元素Cu、As和Sn以及P含量.应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A105钢的主要析出相以及钢液中P含量随固相质量分数变化关系.应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105钢的高温热塑性进行了研究.发现P偏析是该钢产生横裂的主要原因,残余元素Cu、As和Sn在晶界的偏聚加剧了裂纹的形成,矫直温度偏低加速了裂纹的扩展,而裂纹的形成可能与AlN的析出无关,因为析出的AlN很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6.92KB 文档页数:5
实际生产中油气悬架内部油液可能存在温度梯度,而目前油气悬架温升研究中多将其内部的油液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这会导致对油气悬架系统温度变化的预测不准确.针对该问题,将油气悬架内部油液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油液多区域的油气悬架的热力学模型中引入油液流动传质.通过仿真计算确定油液流动状态获取油液传质的量,分析油气悬架中各个区域油液温度的变化趋势,并将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油气悬架内部油液存在温度梯度,将油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研究会存在一定误差,将油液划分为多个区域后进行研究能较为精确地描述油气悬架内部油液温度变化规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4.49KB 文档页数:10
教学目的 本节讨论测度空间的乘积空间,并且证明一个重要的定理 —Fubini 定理. 本节要点 乘积测度的构造利用了§2.2 测度的延拓定理. Fubini 定理是 积分理论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是关于二元函数的二重积分,累次积分交换积 分顺序的定理.Fubini 定理在理论推导和计算积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5.98KB 文档页数: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温度下氢气对褐铁矿还原度和还原速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动力学相关问题.通过热重分析深入了解褐铁矿失水状况.使用粒度为8~12 mm褐铁矿焙烧后,分别在750~950℃五个不同温度下使用4 L·min-1 H2进行还原,并分析还原率和还原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反应进行,试样还原率逐渐增大,五条还原率曲线在t>28 min后与还原温度排序一致.通过动力学研究计算得反应表观活化能E=15.323 kJ·mol-1,从而确定扩散为还原反应的限制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1.51KB 文档页数:8
通过封闭功率流齿轮试验台测量了齿轮系统温度,首次将有限元法和热弹流法综合起来求解齿轮系统的温度场,在有限元分析理论中引入了黏度-压力-温度和密度-压力-温度方程,精确地确定了对流换热系数.以有限元法得到的本体温度作为热弹流计算的初始温度,得到了啮合线上各点的最高温度和闪温,并且分析了最高温度和闪温沿啮合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的本体温度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热弹流方法计算出来的闪温分布与ISO闪温较为接近,齿轮最高温度区域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大向齿顶移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78
2.1 定价模型的一系列假设 本章结构 2.2 影响现金流随时间变动的利率计算方法 2.3 &2.4 贴现债券和息票债券的定价问题 2.5 利率和到期期限的关系 2.6 普通股定价
首页上页17217317417517617717817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8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