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9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6KB 文档页数:18
研究假说:中药经炮制后可提高活性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增加药效的目的。 本研究选择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利用 ADME/Tox 平台研究单体活性 成分 Epimedin A、Epimedin B、Epimedin C、Icariin 、Baohuside Ⅰ的吸收、代谢机理 与动力学及淫羊藿炮制品的标准提取物中这 5 个主要活性成分的吸收与代谢及其相互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3.9KB 文档页数:3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性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 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天然活性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8.28KB 文档页数:4
利用活性碳纤维电极在硫酸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方法电沉积聚苯胺.随着聚苯胺的生长,循环伏安图中出现四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与聚苯胺的沉积生长对应的阴极沉积电量随着单体浓度、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扫描速率增大而减少.理论计算扫描电镜的结果都表明,活性碳纤维电极表面沉积的聚苯胺分为两层,底层为致密的结构,上层为低密度的开放性结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0KB 文档页数:7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 oxidation ditch)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 封闭的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 长,有机负荷很低[0.050.15/(·d],实质上相当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 系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5.5KB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胰蛋白酶的纯化及其结晶的基本方法。 2. 学习用紫外法测定酶活性,搞清酶活性与比活性的概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3.5KB 文档页数:14
本章中将讨论一些不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动力学,即非双曲线动力学。有些影响酶活性的效 应剂(包括激活剂和抑制剂)作用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通过酶分子构象的改变来调节酶 的活性。这种效应叫做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s),这种效应剂叫做别构效应剂,受别构效应 剂影响的酶叫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9.7KB 文档页数:7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T.f6优势菌株为原始菌,采用盐酸羟胺对其进行化学诱变,重点研究了化学诱变对菌种活性、生长繁殖以及尾矿浸出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羟胺诱变能使菌种产生明显变异,能很好地提高菌种活性和生物浸出能力.盐酸羟胺质量分数1.0%时所得诱变菌的氧化活性最高,32h后Fe2+氧化率达到100%,而在相同条件下原始菌的Fe2+氧化率达到100%则延迟32h.尾矿浸出30d,诱变菌的铜浸出率比原始菌提高了20.7%,比酸浸铜浸出率提高了85%;同时,到达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菌提前了5~8d.说明诱变菌浸出效果好于原始菌,远优于化学浸出.菌种诱变前后扫描电镜测试表明,诱变菌种的形态没有变化,但细胞大小有所改变,表面变得光滑且出现胞外分泌物,同时细胞间聚团现象明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3KB 文档页数:12
①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 ②掌握用实验方法(含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吸附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8.47KB 文档页数:5
将经过二次活化处理的活性炭材料制作的电极片组装成碳基电化学电容器.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性能——活性物质的比容量为173.2F/g.恒功率充放电实验证明该电容器在大功率充放电条件下活性物质的能量密度大于5.0W·h/kg.电化学电容器与镍氢电池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具有优良的脉冲充放电特性,脉冲性能与镍氢电池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可以应用于GSM,CDMA移动通讯系统.初步探讨了高电压型电容器的制备工艺,并组装了具有10V工作电压的实用型电容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7.77KB 文档页数:4
以工业TiOSO4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均匀沉淀及其后续的掺氮热处理方法制备了氮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分别采用XRD、XPS、BET、UV-VisDRS、FT-IR、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以电子节能灯为光源、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所制备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热粉体产物在900℃以下均为纯锐钛矿相,1000℃时几乎全部转变为金红石相;由XRD计算得出的颗粒尺寸与TEM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尿素为氮源,热处理水热粉体的XPS分析表明,N1s峰在399eV处,红外光谱进一步确认是氮取代了二氧化钛中少量晶格氧,形成TiO2-xNy(y ≥ x);UV-VisDRS分析显示,热处理并加入活性氮源对于吸收边的红移及降低光生电子的复合几率是必要的;水热粉体在热处理前BET为266.490m2·g-1,热处理掺氮后为144.908m2·g-1;光催化实验结果显示热处理掺氮粉体表现出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首页上页151617181920212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9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