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37KB 文档页数:4
对混凝-吸附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吸附剂采用自制的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渗滤液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79%,氨氮的去除率达46%,重金属的去除率为53%-98%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KB 文档页数:3
1、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样品分析?通常采用什么类型色谱柱和检测器? 答:适用于多组分宽沸程样品分析,常采用毛细柱,FD检测器。 2、程序升温气相色谱分析中,对载气、固定液有什么特殊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1.01KB 文档页数:4
将航空摄影测量中常用的照片解析方法,应用于软岩巷道模型试验的位移测量,证实了采用普通照像机且忽略非线性误差所得结果能够满足实验精度需要.该法对动态的和非接触的测量具有同样的应用前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软岩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1.52KB 文档页数:5
根据等温溶解度法所研究的25℃、75℃和100℃时Na2O-ZnO-H2O三元水盐体系的平衡相图,借鉴氧化铝湿法生产工艺,探讨了氧化锌在碱性体系中的溶解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对100℃、Na2O的质量分数wNa2O<34%的平衡体系,可采用稀释分解实现氧化锌的分离,完成该碱浓度下的氧化锌循环;对100℃、Na2O的质量分数wNa2O>29%的平衡体系,可采用冷却降温实现锌酸钠的分离,锌酸钠稀释后易得到氧化锌,从而完成在该碱浓度范围的氧化锌循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3KB 文档页数:13
• 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在小范围内加密控制点的问题。 小范围内加密平面控制点常采用导线和测角交会定点的形 式,加密高程控制点多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 法。 • 直接为测绘地形图提供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测定 图根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15KB 文档页数:28
一、对数坐标图 1.幅频特性图: 纵坐标:幅值的对数201g(dB),采用线性分度;横坐标:用频率ω的对数lg分度。 2.相频特性图 纵坐标:频率特性的相移,以度为单位,采用线性分度;横坐标:用频率ω的对数lgo分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MB 文档页数:22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根据水文、工程及环境地 质调查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一种电阻率法观测 系统。与常规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野外信息采集过程中可组合使用多种装置形 式,因而采集的信息量大,数据观测精度高, 在电性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2
实验三十一二次导数单扫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控制汞滴极谱(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JP303型极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仪器介绍 JP—303型极谱分析仪,采用进口的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芯片,模/数和数/模转换 为12位(精度达1/4096),因此有很高的可靠性、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度。仪器采月 彩色薄膜功能键和CRT显示器实现全汉字的人机对话,通过屏幕菜单和提示行指导使用 者进行操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5.23KB 文档页数:8
平煤十矿采用三维套孔应力解除地应力测量技术和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变计,完成了矿区6个水平、11个测点的现场地应力实测,最大测点深度达到1123 m.这是我国煤矿首次采用应力解除法进行系统的矿区地应力测量并且测量深度超1100 m.通过测量获得了矿区11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揭示了矿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建立了矿区地应力场模型.针对平煤十矿是我国典型的高瓦斯矿井、深部采矿存在引发煤(岩)爆和瓦斯爆炸的高危险性,本文提出:根据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计算开挖扰动引起的开采煤层和围岩中能量聚集状况及其随采矿过程的变化规律,借助地震学的知识,根据能量聚集状态对未来开采可能引发煤(岩)爆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1.83KB 文档页数:10
在调研国内外众多金属矿山和收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综述了国内外金属矿山开采现状及研究进展, 聚焦深部开采主要工程技术难题, 从开采动力灾害预测防控、深井高温热害控制治理、深井提升、深井开采方法工艺变革、深部选矿新技术、智能无人采矿这六个方面, 提出了解决我国深部开采难题的战略建议, 结果表明: (1)5000m开采深度将会是我国金属矿深部开采中长期战略研究目标; (2) 无绳垂直提升技术具有提升效率高, 使用限制少的特点, 建议我国重点针对此类技术装备研发; (3)将深部矿产资源开采与深部能源开发相结合, 可以有效降低深部降温成本, 是解决深部采矿经济性的新途径; (4) 新一代采矿技术需对原有的采矿模式和开采工艺进行变革, 机械连续切割破岩技术是未来超深矿井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5) 充填法是保证深部开采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对充填材料、充填工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6) 我国尚不具备全面推广遥控智能化无人采矿的条件, 可以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等方式逐步提高矿山生产自动化和遥控智能作业水平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