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91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2.75KB 文档页数:9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由隧道病害引发的隧道质量和安全问题越发常见.通过地质雷达探测隧道病害对于减少隧道质量和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病害探测的效率及可靠性,基于雷达反射波信号多维度分析,提出一种隧道病害智能辨识的新方法.根据反射波信号时域、频域及时频域分析结果提取病害信号辨识的6个典型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典型特征的训练构建病害信号的二分类模型,实现了病害水平分布范围的自动辨识;再依据病害信号的第一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振幅包络计算病害深度分布范围,最终实现隧道病害的智能辨识.结合某隧道回填层雷达实测数据对智能辨识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与人工辨识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智能算法对于病害的辨识能力较强,病害的识别率高达100%,但辨识结果中同时存在少量误判,准确率达78.6%,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该算法可用于隧道工程各类地质雷达探测数据中病害的智能辨识,而对于其他领域的地质雷达探测数据,本文研究成果亦可为不同类型探测目标智能辨识算法的设计提供可行思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7MB 文档页数:12
岩石多场耦合作用的研究已经开展了数十年,包括岩石在单一物理场、两场耦合或三场耦合作用效应的研究。然而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岩体的赋存环境非常复杂,岩体在高温、高渗透压、高应力及复杂水化学环境中将发生温度–水流–应力–化学(THMC)多场耦合作用。综合分析岩石多场耦合作用下的裂隙演化、变形力学机制、力学本构和耦合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在分析岩石强度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岩石多场耦合本构模型以及岩石蠕变本构模型。不同行业对岩石多场耦合作用的研究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岩石多场耦合作用不仅涉及到矿产资源开发、油气田开采、地热资源开发等资源能源领域,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高寒工程、地下工程、地下核废料处置及深埋能源储库等领域也是研究的重点。岩石在高应力、水流、高温和化学作用下,不仅会发生耦合作用,而且会对岩石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分析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能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和保障工程安全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探讨分析了岩石多场耦合研究的重点、难点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为工程实践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69KB 文档页数:10
质点:实际物体有大有小,结构可能很复杂。根据我们所研 究对象的运动特点,有时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点,即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质点;在研究地球的 自传时,就不能看成质点。 运动学:力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内容,如:速度,位置,加 速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MB 文档页数:2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课件(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46.5KB 文档页数:18
正如上一章所描述的,一个要素要进行定位,必须嵌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 中,因为GIS所描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信息所以根据地球椭球体建立的地理坐 标(经纬网)可以作为所有要素的参照系统。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为了 能够将其表面的内容显示在平面的显示器或纸面上,必须进行坐标变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24
本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一些具体领域的应用。 由于GIS是用来管理、分析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所以几乎所有的使用空间数据 和空间信息的部门都可以应用GIS。由于各个部门的不同,GS在具体业务系统中 所占的比重、应用方式也各异,结合比较紧密的如城市规划、环境领域等,相对松 散的有商业、医疗卫生领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7.5KB 文档页数:11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化的GIS应用阶 段,GIS技术在公众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形成了GIS产业,这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 规来规范产业运行,并且需要教育为GIS应用提供专业人才。在GIS技术影响社 会的同时,一些社会因素也影响着GIS的发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4KB 文档页数:22
本章首先简单概括了GIS应用项目,提出了GIS应用的三元划分,然后介 绍了几种GIS应用的建立途径以及项目周期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进行策略性 规划和实施规划,如果要进行项目承包,则要签订合同在GIS项目进行过程中, 要进行人员管理,数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本章根据GIS具体技术特点,提出了 相应的建议。在最后,介绍了软件研制和开发的质量控制的两个标准,ISO9000系 列标准和CMM模型,作为项目开发机构的指导。 本章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技术一章讲述的内容是互相依赖的,后者重点在于技 术,而本章则侧重于组织和管理,往往组织管理对项目成败的影响比所采用的技术 更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5.79KB 文档页数:8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准确率问题,在分析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地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瓦斯指标、煤体指标、地应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瓦斯压力、构造煤厚度等12个二级指标的预测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运用网络分析法和多类别距离判别法对灰色关联模型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研究,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多指标耦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计算预测指标权重,划分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等级,建立了对突出可能性进行判别的2个判别式.以平煤八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8组预测样本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判断,预测结果与实际符合,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证明了煤与瓦斯突出多指标耦合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63KB 文档页数:12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参评项目基本信息一览表
首页上页18018118218318418518618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91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