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7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63MB 文档页数:146
机械采油法:通过给井中原油补充机械能将油采到地面的方法。 有杆泵采油:利用抽油杆将地面机械设备所产生的运动传递到井下深井泵的抽油法。 无杆泵采油:利用抽油杆以外的其它方法将地面能量传递到井下以驱动井下深井泵抽油的方法(如电潜泵采油)。 第一节 抽油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第二节 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 第三节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 第四节 抽油机的平衡计算 第五节 抽油机曲柄轴扭矩及电机功率计算 第六节 泵效计算与分析 第七节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 第八节 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37KB 文档页数:5
第七章我们讨论了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数字振幅调制、数字频率调制 和数字相位调制,然而,这三种数字调制方式都存在不足之处,如频谱利用率低、 抗多径抗衰落能力差、功率谱衰减慢带外辐射严重等。 为了改善这些不足,近几十年来人们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数字调制解调技 术,以适应各种通信系统的要求。例如,在恒参信道中,正交振幅调制(QAM) 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式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正交振幅调制在卫星通信和 有线电视网络高速数据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0.5KB 文档页数:120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间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也称著作权人) 第一节 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四节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第五节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第六节 定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七节 视听作品的著作权 第八节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的著作权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 第二节 表演者权 第三节 录音制品作者的权利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承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五节 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人的义务)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第九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71MB 文档页数:134
基本要求: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运算,懂得在数字电子技术中数学运算是用逻辑运算实现的;掌握逻辑运算规则、逻辑函数的表示、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式、卡诺图化简等基本理论;懂得从电子技术角度,逻辑运算通过电路实现;初步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础概念及其接口特性;掌握利用逻辑代数知识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过程及其方法;了解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过程;掌握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芯片的逻辑功能及其特点;掌握利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过程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1MB 文档页数:213
3.1 逻辑电路设计文档标准 3.1.1 框图 3.1.2 门的符号标准 3.1.3 信号名和有效级 3.1.4 引端的有效级 3.1.5 引端有效级的变换 3.1.6 图面布局及总线 3.1.7 时间图 3.2 组合电路分析 3.2.1 穷举法 3.2.2 逻辑代数法 3.2.3 利用摩根定律分析 3.2.4 利用卡诺图 3.3 组合电路设计 3.3.1 根据逻辑问题的描述、写出逻辑表达式 3.3.2 逻辑电路的变换 3.4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 3.4.1 竞争现象 3.4.2 险象 3.4.3 险象的判别 3.4.4 险象的消除 3.5 常用MSI组合逻辑器件及应用 3.5.1 译码器 3.5.2 编码器 3.5.3 三态缓冲器 3.5.4 多路选择器 3.5.5 奇偶校验电路 3.5.6 比较器 3.5.7 加法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6.5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农学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为学好耕作栽 培、土壤微生物、植物保护、食用菌栽培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地位和任务: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许多生物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 课,农业微生物学,是农业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是: 使学生认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点,生态学规律为后继课程打好理 论基础;掌握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理论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服务。 3、总体要求: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既要考虑到系统性和完整性,还应考虑到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 的联系,因此,在保持基本完整的系统前提下,应尽量加强与专业的结合,加强微生物 在农业上利用内容的课时比例。但在植物病理学和食用菌等课程里强调很多的真菌部 分,应尽量少讲,一面不必要的重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2MB 文档页数:170
学习目标 1、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叶绿素的化学特征? 2、光合作用的机理?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应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四、叶绿素的形成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一、光能吸收 二、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 三、光合磷酸化 四、碳同化 五、光合作用的产物 六、光合呼吸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植物对光的利用 一、植物对光的利用率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8.5KB 文档页数:2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线性离散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离散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利用脉冲传递函数对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误差、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实现对离散系统的设计。本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利用相平面法及描述函数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学生以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重点、难点:1、线性离散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信号的离散化与信号保持器,Z变换定理。2、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求取,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分析。3、离散系统的设计(串联模拟校正,最少拍系统的设计)。4、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5、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分析;6、相轨迹的绘制与分析。奇点及奇线的分析与确定,自激振荡存在性及自振参数的确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3MB 文档页数:14
前言 野生动物管理是指科学保护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使人类持 续得到最大效益的理论与技术。 这一领域始于上世纪30年代,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国家,由于其 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生境管理的研究资料,资金投入大,管理措施得当, 管理效率极高,已进入了集约化管理时代。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野生动物管理直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才蓬勃开展 起来。 几十年来,在我国“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这一管 理方针指导下,已初步形成了野生动物管理的网络和模式。但由于中国现代 野生动物管理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员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及资金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尚未达到集约化管理的程度,正处于由粗放型管 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过渡阶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0KB 文档页数:12
1、课程简介: 土壤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土壤的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分类体系及我们国家主 要土壤类型。对于我们国家主要土壤类型,详细介绍了其分布规律、成土条件、成土过 程、剖面形态、基本理化性质、亚类的划分及其特征和利用改良。 2、地位和任务: 土壤地理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限定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对这门课 程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土壤怎样进 行分类,我们国家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基本性质及其利用改 良,从而对我们国家的土壤资源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首页上页18318418518618718818919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7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