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79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6MB 文档页数:74
一、FLAC3D软件简介 二、FLAC3D的基本原理 三、FLAC3D的前后处理 四、流-固耦合分析 五、接触单元与应用 六、完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 七、自定义本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八、结构单元及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1MB 文档页数:6
岩块体崩塌破坏的突发性使其成为最难预防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边坡岩块体崩塌破坏多是系统不稳定导致的动力破坏,而用振动特征参数来进行安全监测和损伤评价更为有效.本文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通过固有振动频率对危岩块体主控结构面的黏结力损伤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改进后的极限平衡模型,得出结构面不断劣化块体的安全系数由原来的1.17下降到1.04,与实际破坏结果相符.试验结果表明:固有振动频率一方面可对危岩块体累积损伤进行有效识别,另一方面可以为黏结力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因此,基于固有振动频率分析的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可实现边坡岩块体的累计损伤评价,并将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4.99KB 文档页数:7
分析了液压凿岩机双缓冲系统的结构特点,应用孔口节流理论确定了缓冲活塞的静平衡位置,基于应力波传递原理得到了缓冲活塞的回弹速度,考虑油液的压缩特性推导出一级缓冲腔压力公式,由间隙流量公式得到了二级缓冲腔压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缓冲活塞的运动微分方程.应用Matlab工具对双缓冲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环形间隙下缓冲活塞的运动规律,探讨了环形间隙对一级和二级缓冲腔压力的影响.提出与环形间隙和活塞最大行程的比值相关的间隙行程系数η.仿真结果表明,间隙行程系数与双缓冲系统的特性密切相关,存在最优范围.搭建了实验台,通过实验对缓冲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KB 文档页数:1
萃取、冲洗和干燥:还没到结束不能算结束。藉由分液漏斗示 。 范液相-液相萃取并学习如何用”反应检查步骤”检查你的反应。这 是一个你不会想错失的一个纯化技巧! Extracting, Washing and Drying: It ain't over 'til it's over. Learn how to \work up\ your reaction using a separatory funnel to perform a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This is one purification technique you don't want to mis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87
第十章晶闸管及其应用 10.1工作原理 10.2特性与参数 10.3可控整流电路 10.4触发电路 10.5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 10.6晶闸管的其它应用 10.7晶闸管的保护及其它类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6KB 文档页数:22
串匹配(String Matching)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复杂性理论中研 究的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它在文字编辑处理、图像处理、文献检索、自然语言识别、生物 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串匹配是这些应用中最耗时的核心问题,好的串匹配算 法能显著地提高应用的效率。因此,研究并设计快速的串匹配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实际意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6KB 文档页数:15
第5章通用时序电路模块及应用 5.4计数器 一、计数器是按预定状态序列变化以表征触发时钟脉冲输入个数的时序逻辑模块。 二、计数器主要由触发器构成,附加逻辑除使触发器按预定状态序列变化,还使计数器具有清0、使能、加载等功能。 三、在数据的寄存上寄存器与计数器相似。寄存器着重于数据的存储与操作,计数器强调数据序列变化,其在数字系统的操作控制方面有重要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1MB 文档页数:142
11.1碰撞理论 11.2过渡态理论 11.3单分子反应理论 11.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1.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1.6快速反应的测试 11.7光化学反应 11.8催化反应动力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MB 文档页数:262
在跨世纪的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联系实际和加强应用”已经 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高等院校近年来普遍开设 了以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数学 模型”课(或“数学建模”课).在基础教育界以培养应用数学的理论 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解决”(Problem Solv- ing)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受人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它 的出现适应了当前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形势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 表明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当今的数学已经不仅仅是超脱于一切客观事物的抽象的理 论,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普遍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4MB 文档页数:135
什么是化学? 我们身边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变化; 本课程学习绪论的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及知识要点掌握的方法。 1. 简话化学发展 2. 化学学科的分支及其形成 3.现代化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 反应过程与控制 • 合成化学 • 基于能量转换的化学反应 • 新反应途径与绿色化学 • 设计反应 • 纳米化学与单分子化学 • 复杂体系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研究 • 物质的表征、鉴定与测试方法 4.化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5.如何学好化学? 1.通过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的讨论,建立近代微观粒子结构的初步概念; 2.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和统计解释。 3.了解波函数、原子轨道、电子云、能级的基本概念。 4.掌握n、l、m、ms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明确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特征。 5.了解原子轨道的能级组,屏蔽效应理论及有效核电荷的计算。 6.掌握核外电子的分布原则及电子分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 明确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概念及其周期变化规律
首页上页18618718818919019119219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79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