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3.32KB 文档页数:5
探讨了1873 K时不同氧硫条件下镁对钢中夹杂物变质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Mg在钢液中优先变质氧化物夹杂,随后变质硫化物夹杂,低硫实验钢中镁脱氧产物转变顺序为Al2O3→MgAl2O4→Mg-Al-O-S.镁合金加入1或5min,就可实现氧化物的完全变质,但硫化物的变质则要缓慢的多.当高硫实验钢中元素含量满足一定条件时,镁可以将氧化物、硫化物同时变质成为复合氧硫夹杂物,夹杂物按照Al2O3→MgO→MgO+MgAl2O4+MgS转变,但由于其变质产生的MgO-MgAl2O4产物层阻碍了变质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这种夹杂物可以起到固定硫的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夹杂物直径的增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6.5KB 文档页数:26
概介 (1)大多数有色金属矿物都是以硫化物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铜、铅、锌、镍、钴、汞钼等金属多为硫化物。此外,稀散金属的锢,锗,镓、铊等常与铅锌硫化物共生,铂 金属又常与镍钴共生。因此一般的硫化矿都是多金属复杂矿,具有综合利用的价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42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含硫化物在1mg/L以上的水和废水的测定。 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干扰测定。水中悬浮物或浑浊度高时,对测定可溶态硫化物有干扰, 遇此情况应进行适当处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5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等方法,研究了金川镍沉降渣的矿物组成、结构、嵌布特征、主要有价成分Fe、Ni、Cu、Co的分布等工艺矿物学性质.结果表明,金川镍沉降渣主要由铁镁橄榄石和玻璃质组成,并含少量的铜镍铁硫化物、辉铜矿、磁铁矿等;沉降渣的结构单一,微细粒的铜镍铁硫化物呈星散状无规律分散在硅酸盐基质中;铁主要存在于铁镁橄榄石内,镍和铜主要赋存在铜镍铁硫化物中,钴没有独立矿物存在,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其他矿物中.镍渣中有价成分的回收可考虑用深度还原法或湿法冶金工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4.69KB 文档页数:5
在600~9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氢气还原-极谱分析法测定了碱土金属硫化物MgS、CaS和BaS以及稀土硫化物RB2S3与稀土硫氧化物RE2O2S被H2还原时S的析出率,以寻求用H2还原法分离钢铁试样中FeS与其它碱化物的条件。在800℃时,各硫化物被H2还原程度按以下顺序递减:FeS>MgS ≥ RE2S3>RE2O2S ≥ CaS≈Ba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3.68KB 文档页数:6
通过实验研究了氧含量对硫化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含量的增加,MnS夹杂物的形态由Ⅱ类向Ⅰ类转变,其平均直径和面积分数增大,数量减少,长宽比减小.通过数学模型以及Fe-Mn-S和Fe-Mn-S-O体系的四元相图研究了氧含量对硫化物形态产生影响的机理.在氧质量分数高达0.022%时,凝固初期形成了大量的MnO系低熔点液态氧化物,促进了MnS的形成方式从共晶方式向偏晶方式转变,形成Ⅰ类MnS;氧质量分数在0.01%以下时,凝固初期形成的MnO系低熔点液态氧化物较少,大部分MnS是在凝固末期以共晶形式析出,形成Ⅱ类MnS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98.5KB 文档页数:29
7.1 概述 7.2 单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7.3 双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7.4 硫盐矿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48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一系列金属元素与S、Se、Te、 As、Sb、Bi等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米已发现的矿物种达370种左右, 约占矿物总数的1/10,其中硫化物占 2/3以上。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主要矿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6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和废水中硫化物的测定。 当样品基体成分较为简单(如地下水、饮用水等),可不用吹气直接采用间接法测定。由 于方法实际上测定铜的浓度,而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铜有较强抗干扰能力,故本方法无明显干 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06KB 文档页数:8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及污水中硫化物的气相分子吸收测定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