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10
选取溶液质量浓度、溶液喷洒量以及外部风速作为变量,通过室内试验考察了常规卤化物和高分子材料对扬尘控制的效果。以抗风蚀能力和结壳抗破坏能力为响应变量。结果表明,随着抑尘剂浓度的增加和喷洒量的增加,结壳的抗风蚀性和抗破坏性可以得到提高。在卤化物溶液中,CaCl2的抑尘性能最好。在风速为7.5 m·s?1的条件下,CaCl2喷洒量为4.5 L·m?2,且其质量浓度为50 g·L?1时,尾矿质量损失量为0.75 g·m?2·min?1,贯入阻力为466 kPa。在高分子材料中,聚丙烯酰胺的抑尘效果最好。在风速为7.5 m·s?1的条件下,聚丙烯酰胺喷洒量为4.5 L·m?2,且其质量浓度为0.5 g·L?1时,尾矿质量损失量为0.30 g·m?2·min?1,贯入阻力为248 kPa。抑尘剂的选取可根据当地年均风速确定,年均风速较大时,可选择聚丙烯酰胺作为尾矿库抑尘剂,反之则可选择CaCl2为尾矿库抑尘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5MB 文档页数:9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大分子的“分子模拟”新趋势 2.学会用“分子模拟”软件构造聚乙烯、聚丙烯大分子 3.计算主链含100个碳原子的聚乙烯、聚丙烯分子末端的直线距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34
附表1:国内一些大型石化企业聚丙烯牌号一览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7.86KB 文档页数:7
测试了阴离子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 A401作用对煤及高岭石絮体表观粒径分布、样品红外光谱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浮选速度实验验证PAM A401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2 mg·L-1PAM A401且循环搅拌11 min时,煤絮体累积粒度分布达到10%、50%和90%时对应的粒径分别是高岭石絮体的6.86、2.22和2.45倍,呈较好的絮凝选择性.吸附PAM A401后,煤的亲水性官能团特征峰增强,疏水性降低;高岭石的亲、疏水性官能团均有增加,疏水性略高.与常规浮选相比,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浮选速率较大,捕收剂用量降低30%.浮选3 min时,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可燃体回收率为81.57%,较常规浮选实验高3.64%,精煤灰分相当.PAM A401虽使煤颗粒的表面润湿性降低,但微细粒煤颗粒表观粒径增大的效应促进微细粒煤泥的分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8KB 文档页数:42
实验一 主要植物种子的形态和构造 实验二 种子平衡水分的测定 实验三 种子淀粉含量测定 实验四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 脂肪含量测定 . 实验六 蛋白质含量测定 实验七 种子引发的效应 实验八 种子散落性测定 实验九 扦样 实验十 种子净度分析 实验十一 种子休眠特性鉴定 实验十二 种子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观察 实验十三 种子发芽试验 实验十四 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染色测定 实验十五 种子活力测定 实验十六 棉花健籽率的检验 实验十七 大、小麦及大豆品种纯度室内鉴定方法 实验十八 小麦品种纯度田问检验 实验十五 玉米品种纯度检验 实验十七 ISTA 小麦和大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鉴定品种的标准程序 实验十八 玉米种子盐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实验十九 水稻和玉米种子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鉴定 实验二十一 品种真实性的 RAPD 分子标记分析 实验二十 种子水分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1MB 文档页数:6
通过对泥浆毛细吸水时间(CST)的测定,分析了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质对泥浆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加药时间间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总药剂投加量以及药剂配比对泥浆脱水效果的影响.当PAM进行单独投加时,PAM投加量为3 mg·g-1时,泥浆的CST值最小,为17.4 s.当混凝剂硫酸铝和PAM进行联合投加时,硫酸铝投加量为1.5 mg·g-1,PAM投加量为3 mg·g-1时,泥浆的CST值降低到16.9 s.实验确定适宜的加药时间间隔为45 s,搅拌时间为120 s,搅拌强度为40 r·min-1.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总药剂投加量和药剂配比对泥浆脱水效果影响的顺序为总药剂投加量>药剂配比,且总药剂的最佳投加量为4 mg·g-1,药剂质量比PAM:Al2(SO4)3为1︰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9
针对胶结充填体脆性强、易开裂等问题,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通过设置水泥与尾砂质量比为1∶10和1∶20,纤维掺量为0、0.05%、0.15%和0.25%的充填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纤维掺量对胶结充填体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SEM),从微观角度探讨纤维对充填体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料浆的屈服应力随纤维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其流态模型符合Bingham流体;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纤维最优掺量为0.15%;掺入纤维有效地减缓了裂纹的扩展,约束了充填体的变形,充填体的峰后应变软化延长,残余强度增大,破坏特征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纤维的加固效果主要受纤维与尾砂?水泥基体界面之间的黏结与摩擦作用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97MB 文档页数:187
第一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 第一节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 第二章分光光度技术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二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四考马斯(Comessie)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五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六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及血糖的测定 第三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沉淀和离心分离技术 第一节生物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技术 第三节生物大分子离心分离技术 实验七鸡血SOD的提取、分离及活力测定 实验八碱性磷酸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实验九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十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十一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可溶性ATP合酶的提 第四章电泳技术 实验十二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三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实验十五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SDS-聚丙烯凝胶电泳 实验十六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 第五章层析技术 第一节 层析技术概述 吸附层析 第三节 分配层析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 第五节 凝胶层析 第六节亲和层析 第七节 高效液相层析 实验十七氨基酸的纸上层析与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十八血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实验十九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实验二十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第三节分子克隆 实验二十二Southern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三 Northern 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四 PCR 基因扩增 验二十五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 实验二十六 DNA重组实验 实验二十七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附录一常用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二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三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附录四 English words in the lab
文档格式:XLS 文档大小:140.5KB 文档页数:62
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_国外几个大型聚丙烯企业牌号一览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8.53KB 文档页数:5
测定了国产PAN基碳纤维和进口碳纤维T300的力学性能,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2种碳纤维的化学成分、表面形态、断口形貌及微晶结构参数,分析了原丝的结构对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上页123456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