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3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11MB 文档页数:24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 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7KB 文档页数:70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3 电路元件的功率 1.4 电阻元件 1.5 电感元件 1.6 电容元件 1.7 电源元件 1.8 受控电源 1.9 基尔霍夫定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7MB 文档页数:98
本章先介绍两种储能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再介绍简单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7-1 电容元件 §7-2 电感元件 §7-3 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 §7-4 电路应用,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91MB 文档页数:7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5 电阻元件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3 电功率和能量 1-7 受控电源 1-4 电路元件 1-8 基尔霍夫定律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4.16MB 文档页数:137
4.1 简介 4.2 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3 单相桥式二极管整流电路 4.4 单相双重电压整流电路 4.5 单相整流电路对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线电流的影响 4.6 三相全桥整流电路 4.7 单相整流电路与三相整流电路的比较 4.8 开通时的瞬间冲击电流和过电压 4.9 电流谐波和低功率因数的影响和改善措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64.5KB 文档页数:40
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处于稳定状态,但条件 发生变化时电路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 任何稳定状态都是由其它状态转换来的。 在实际情况下,状态的转变往往不是突变的, 而需要一个过程即过渡过程。电路中也有过 渡过程,如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等储能元件的存 在,则在电源接通后电容通过充电而升高电压, 这一过程是渐变的;电感则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而 使电流不能立即达到稳定值,也是渐变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8MB 文档页数:139
本章将从基本的电磁实验定律出发建立真空中的Maxwell’s equations。并从微观角度论证了存在介质时的Maxwell’s equations 的形式及其电磁性质的本构关系 。 继而给出 Maxwell’s equations在边界上的形式,及其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 最 后 讨 论 Maxwell’s equations的自洽性和完备性。 §1.1 电荷守恒定律 The Conservation Law of Charge §1.2 电荷与电场 Electric Charge and Electric Field 库仑定律 叠加原理 电场 高斯定理 电场的散度 电场的旋度 §1.3 电流和磁场 Electric Current and Magnetic Field §1.4 麦克斯韦方程组 Maxwell’s equations §1.5 介质的电磁性质 Electromagnetic Property in Medium §1.6 电磁场边值关系 Boundary Condi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1.7 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Energy and Energy Flow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MB 文档页数:152
第一节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四节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五节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六节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七节 R、L、C串联电路及复阻抗 第八节 R、L、C并联电路及复导纳 第九节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阻抗和复导纳 第十一节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十二节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功率 第十三节 二端网络的功率 第十四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及有功功率的测量 第十五节 串联电路的谐振 第十六节 并联电路的谐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5.5KB 文档页数:22
尖峰电流是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 1~2s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尖峰电流一般出现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 (1)单台电动机的尖峰电流=K (A) (2)多台电动机供电回路的尖峰电流是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与其余电动机的计算电流之和。 (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5.71KB 文档页数:6
本论文主要针对锌-空气燃料电池之空气阴极表面结构进行改善.锌-空气燃料电池主要以氢氧化钾为电解液,利用不同空气电极表面结构进行空气阴极性能与寿命研究.实验中进行了开回路电压性能测试与定电流放电测试,并讨论其两者电压-电流性能及功率密度差异,比较不同表面结构阴极的对电解液的抗蚀能力,针对放电完的电池电极进行材料分析.由实验结果得知,如此类似保护膜功用之电极表面结构在电池反应时,能够减少电解液本身以及阳极金属氧化物对空气电极表面的影响,提供较长时间稳定电流输出,大大地提升锌-空气燃料电池空气电极之使用寿命
首页上页171819202122232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3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