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6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测试了热镀锌工艺对无Si含P的TRIP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可获得780 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和24%以上的断后延伸率.在热镀锌工艺中,两相区加热温度和贝氏体等温温度对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贝氏体等温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贝氏体等温时间由20 s增加到60 s时,实验用钢的屈服强度上升了65 MPa,抗拉强度下降了45 MPa,延伸率大幅度增加,从23.01%增加到27.56%,出现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无Si含P热镀锌TRIP钢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组成,随着贝氏体等温时间的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降低,相应地,马氏体含量明显增加,实验用钢从典型的TRIP钢力学特征慢慢转变为与双相钢相似的力学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KB 文档页数:2
《昆虫学概论》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理论联系实际,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讲 授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规研究方法,培养 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 神。 本实验课并非简单地验证理论课的知识,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因为昆虫的形态特征只能通过实验课才能清楚地观察和鉴别。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验解决与实践相关的问题。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实验仪 器设备,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2MB 文档页数:470
目 录 1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 《高等数学 A1》 《高等数学 A2》 《大学物理 A1》 《大学物理 A2》 《大学物理实验》 《工程力学 B》 《电工电子技术 A1》 《流体力学 A》 《传热学 A》 《工程热力学 A》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建筑环境学 A》 《流体输配管网》 《建筑设备自动化》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考试大纲 《电工电子实训》 《金工实训 B》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 2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普通化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自动控制原理 B》 《机械设计基础 B》 《建筑概论》 《专业 CAD 及 BIM 应用》 《建环专业英语》 《核工业概论》 《新能源技术》 3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 《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建环毕业设计(论文)1、2》 《建环认识实习》 《建环生产实习》 《建环毕业实习》 4.专业课平台选修课 《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建设工程经济》 《工程概预算 A》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 《建筑给排水与消防》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 B》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建筑环境测量》 《安装技术》 《工程建设监理》 《燃气供应》 《建筑节能 B》 《热泵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1MB 文档页数:83
本学期实验题目 绪论 实验数据的处理 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 碰撞打靶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LCR串联谐振电路 直流电桥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锑化铟磁阻传感器的特性测量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及应用 量子论实验—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观察与测量 X射线透视与 NaCl晶体结构分析 透镜焦距的测量 牛顿环 光的衍射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波和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11
选取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制成5种不同粒径的煤粒,并压制成型煤,在压力3 MPa和温度25℃条件下对型煤试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并利用SH-X多路温度测试仪和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煤吸附瓦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电流-时间曲线,基于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相关性系数,分析和研究不同粒径煤吸附瓦斯过程中煤的热电效应及其相关性,试图从煤的热电效应方面研究煤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煤在吸附瓦斯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热电效应,在吸附平衡时,煤的温度升高了0.93~8.74℃,煤的电阻率比稳定时降低了0.14~0.16倍;煤的温度随粒径减小和吸附量的增加而升高,煤的电阻率变化却相反;煤体温度和电阻率变化与瓦斯吸附量变化呈现很强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w和rd分别介于0.9502~0.9899和-0.9316~-0.9916之间,均接近于±1.因此,吸附过程中的热电效应可反映煤的吸附能力,在吸附平衡时,煤体温度变化越大,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小,说明煤的吸附能力越强;相反,说明煤的吸附能力越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KB 文档页数:2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有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 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惠.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 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先成每次实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5KB 文档页数:2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 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动物科学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动脑解决与实践相关的问题。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0.98KB 文档页数:3
通过热动力学分析、理论计算和实验,确定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作氧化剂,Na2S和FeSO4作还原剂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了Na2S与FeSO4的最佳药剂比:Na2S为80%~90%,FeSO4为10%~20%.Na2S+FeSO4比单独使用FeSO4少产生60%~70%的污泥.该工艺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效果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1.76KB 文档页数:5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压缩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一种低碳Mn-Si钢在基于热轧动态相变的热轧TRIP钢工艺和基于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比较了通过两种工艺获得的不同复相组织状态对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基于动态相变的热轧TRIP钢工艺下获得了以细晶铁素体为基体和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而在基于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得到了以板条贝氏体为基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前者中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且其碳含量也较高.实验钢具有以板条贝氏体为基体的复相组织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但由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差,实验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较弱,导致其均匀延伸率和总延伸率较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4.29KB 文档页数:8
基于最小Gibbs自由能原理建立了铁氧化物气固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模型,由模型计算结果作出铁氧化物气固还原反应平衡图,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吻合良好.与常用冶金学教材和热力学数据库中给出的参考数据进行了对比,不同来源的热力学数据差异较大.探究了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热力学平衡情况.计算了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推导了平衡时气体总利用率η总的计算公式,作出了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三维平衡图,并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首页上页1314151617181920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