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3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1.39KB 文档页数:4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 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 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 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可以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KB 文档页数:2
在许多国家,香肠制作的历史都极为悠远。灌肠最早见于欧洲,距今已有二、三千年历史,后逐渐传 到世界各地。为适合当地口味,各国都形成了具有本国风味特色的制品。据考证,我国香肠的历史至少也 有1000年以上,早在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就有了有关腊肠配方的记载。在上世纪,特别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香肠的制作工艺发展速度很快,许多工厂的肠制品生产已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因 而灌肠制品的种类繁多,加工方法各异,风味独特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5KB 文档页数:5
荔枝(Litchi chinensis)属无患子科(Sapinaceae),为我国特产名果,素有“中华之珍果”的美称,是我 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水果之一。 广东省除粤北及梅州、兴宁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不宜种植外,其余地区均有种植,到1999年种植面积 已发展到约30万ha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51.5KB 文档页数:6
3.2.3 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 ——厌氧消化技术发展上的第三个时期; ——1955 年,Schroepter 提出了厌氧接触法 参考活性污泥法,增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处理能力提高,应用于食品包装废水的处理; 标志着厌氧技术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开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21
第一节 茶的发现与最初利用 第二节 茶的起源-源于中国 第三节 饮茶业的开始 第四节 茶的早期传播 第五节 兴盛的唐代茶文化 第六节 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4MB 文档页数:98
肥胖的概念,为何它是当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如何进行体重控制,科学锻炼与科学减肥的意义。肥胖也许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每个人都有变成胖子的可能性;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它与当今大多数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这一讲的学习,理解肥胖、正常体重与异常体重、体重控制和BMI;科学锻炼和合理减肥的科学常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1.5KB 文档页数:12
一、茶文化的定义 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的客观表现, 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它要借助物质形式来表示, 或以物质为载体。 狭义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 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 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9MB 文档页数:73
0、开设课程的原因及课程专题设置 1、 环境的概念 2、环境系统的组成 3、环境问题 4、中国环境特点 5、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6、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2.1 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2.2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 2.3 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2.4 食品污染及预防 2.5 居住环境与健康 2.6 环境荷尔蒙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5KB 文档页数:6
病害的防治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并削弱其致病性, 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发展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 的损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8.64KB 文档页数:2
本课程是生物工程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有机酸和氨基酸发酵的基本理论及生产工艺,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