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45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2.13KB 文档页数:9
利用同步热跟踪原理, 提供一种测定微量气液反应热的研究方法.通过程序控制容器外壳温度与内部溶液同步升温, 减小温度梯度, 形成“热屏障”, 阻止溶液以热传导、对流、辐射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 获得动态绝热环境, 提高微量气液反应热直接测量的精度, 减少样品用量, 无需热补偿.采用MEA (乙醇胺) 与MDEA (N-甲基二乙醇胺) 两类弱碱吸收液, 容积为15 mL, 分别在10%、20%、30%、40%和50%质量分数下, 测定吸收CO2的反应热.实验表明: 同步热跟踪法测量更为准确; 随溶液浓度的增加, MEA反应热先降低后升高, MDEA反应热逐渐降低; 在质量分数为20%~40%时, MEA、MDEA质量分数对反应热的影响不显著; 反应放热形成的升温曲线出现“下凹”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8MB 文档页数:6
采用真空熔炼法, 经急冷和缓冷两种不同冷却条件制备了Te系化合物TeAsGeSi合金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 急冷工艺制备粉体呈非晶态, 缓冷工艺制备的粉体呈晶态, 结晶主相为R-3m空间群的As2GeTe4; 差热-热重分析显示, 升温至350℃时缓冷粉体As2GeTe4成分熔融, 400℃时两种粉体均开始快速失重, 为避免制备过程中发生材料熔融及挥发损失, 确定烧结温度不超过340℃.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TeAsGeSi合金靶材, 将两种粉体分别升温至340℃, 加压20 MPa, 保温2 h制备出两种靶材, 其中缓冷粉体制备的靶材致密度高, 为5. 46 g·cm-3, 达混合理论密度的99. 5%, 形貌表征显示此靶材表面平整, 孔洞少, 元素分布均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5.5KB 文档页数:2
9.4.1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划分 吉林省西部地区为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根据含水层特点又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含水 层系统、第三系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和白垩系裂隙孔隙含水层系统。 洮儿河扇形地是吉林省白城市附近的大型山前扇形地,面积2800km2该扇形地从镇 西向南东方向呈扇状撒开,地形由扇顶向扇前倾斜,坡度由大逐渐变小;地层岩性由中更 新统、上更新统砾卵石组成(构成强透水层,厚度10~40m,中部厚度大,向两侧边 缘厚度变小,大部地段砾卵石几乎裸露于地表地表为不连续分布的黏性土,厚度多数小 于2m,到扇形地前缘黏性土连续分布,厚度增大至2~10m;下伏基岩为泥岩,构成区域 隔水底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8MB 文档页数:54
液压传动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运动。因此,了解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掌握液体平衡和运动的规律等主要力学特性,对于正确理解液压传动原理、液压元件的工 作原理,以及合理设计、调整、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 从分子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液体是由大量的、不断作不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的、易于 流动的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比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大,而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 小),因而是不连续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26
国内外得到应用的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 1测定水质的BOD分析仪、在市场上有以日本和德国为 代表产品供应。 采用丝网印刷和微电子技术的手掌型血糖分析器, 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年销售量约为十亿美元; 固定化酶传感分析仪:国外以美国的YSI公司和德国 BST公司为代表,都有系列分析仪产品,它们主要用 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分析,国内到目前为主只有山东 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系列化产品在市场得到应用 4SPR生物传感器,在日、美、德、瑞典等国得到了 开发和初步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28
本文利用2011年首都高校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北京高校学生的分层现状,并讨论了1999年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生入学和就业分层的影响,发现这一轮扩张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复制而非再生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3.5KB 文档页数:54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空中楼阁理论”,“反射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本思想, 掌握主力机构行为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 各类心理学分析流派简介 第二节 投资机构的行为分析 第三节 心理学实战经验介绍 第四节 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融合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大小:410.64KB 文档页数:8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习题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大小:67.22KB 文档页数:8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习题(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MB 文档页数:9
基于全尾砂絮凝过程中絮团弦长的测定,分别研究絮凝和沉降两个过程:首先以絮团平均弦长为指标研究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絮凝行为,再以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为指标分析不同絮凝全尾砂料浆的沉降行为。探明了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尺寸演化规律,全尾砂均快速絮凝形成絮团,絮团的平均弦长增长达到峰值后随着剪切时间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稳定状态。发现全尾砂絮团的平均弦长与絮凝全尾砂料浆固液界面的初始沉降速率随着不同的絮凝条件而不断改变,确定了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的最优絮凝条件:Magnafloc 5250絮凝剂,全尾砂料浆固相质量分数10%,絮凝剂单耗10 g·t?1,絮凝剂溶液中絮凝剂质量分数0.025%,剪切速率94.8 s?1。最优条件下絮凝过程中絮团平均弦长峰值为620.63 μm,絮凝结束时絮团平均弦长为399.57 μm,絮凝全尾砂料浆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为4.61 mm·s?1。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本文全尾砂的基于絮团平均弦长的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模型,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随着絮团平均弦长的增加而增加,为实际生产中控制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以及设备结构优化、提高全尾砂料浆的絮凝沉降效率提供参考
首页上页2092102112122132142152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45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