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65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5KB 文档页数:3
一、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图像. 二、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理解压强和温度等概念.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三、了解自由度概念,理解能量均分定理,会计算理想气体(刚性分子模型)的定体摩尔热容、定压摩尔热容和内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5KB 文档页数:8
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是从热学开始的,涉及 到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理论热力学的两大基本定律:第一定律,即 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定律 科学家进一步追根问底,企图从分子和原子的微 观层次上来说明物理规律,气体分子动理论应运而生. 玻尔兹曼与吉布斯发展了经典统计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发展,加强了物理学与化学 的联系,建立了物理化学这一门交叉科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2.5KB 文档页数:12
第一节气候变化的史实 第二节气候变化的因素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6KB 文档页数:19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第三节降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5.91KB 文档页数:6
为了改善熔融玻璃对金刚石颗粒的润湿,需要对镀铜金刚石颗粒在一定气氛下进行控制氧化,从而在其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Cu2O层.通过对金刚石颗粒表面镀铜层氧化的热力学计算,确定了在650℃、露点温度为20℃的N2/H2O二元混合气氛中进行氧化.氧化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此条件下金刚石颗粒表面镀铜层的氧化符合抛物线规律,其抛物线速度常数为1.127 5×10-12g2·cm-4·min-1.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选择氧化时间为40 min.XRD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后的金刚石颗粒表面只有Cu和Cu2O,未生成CuO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0.22KB 文档页数:21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生物(动物:如禽、畜、鱼蚯蚓;植物:如粮食、水果蔬菜、茶藕)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分析。 1.2本法采用丙酮石油醚提取,以浓硫酸净化,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 1.3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5MB 文档页数:7
针对高温含水条件下非氧化物材料经常面临的性能失效问题,以六方BN粉体(平均粒度为1.2μm)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镜等手段,考察了BN粉体在不同温度(1273-1373K)含水条件下f水和空气的体积比为3:7)的反应行为,并与其在干燥空气下的反应行为进行对比.BN粉体在含水条件下的反应有如下特点:在反应初期,试样质量增加率快速增加;在反应后期,试样质量增加率变缓.结合热力学分析探讨了BN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的反应机理:质量快速增加阶段主要发生BN与O2之间的氧化反应,试样质量增加率变缓阶段主要是由于氧化产物B2O3与H2O反应生成了挥发性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两反应阶段试样的质量增加率均有所提高.利用周模型对BN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较为精确且定量的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7.5KB 文档页数:63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波义尔定律:当n和T一定时,气体的V与p成反比 V∝1/p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1KB 文档页数:12
在常温下,物质通常以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存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物 质的每一种聚集状态有各自的特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6.18KB 文档页数:4
论述了柱径与柱高对逆流浮选柱浮选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气阻、面积负荷的概念.通过研究矿化气泡的受力及运动,建立了表征矿浆运动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的参数做了经验处理.给出了用矿浆流速确定柱径、用柱径和浮选柱容积来确定柱高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细粒钼铋矿物的回收实验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无论是精矿品位还是回收率,按该方法设计的柱体浮选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尺寸的柱体
首页上页21621721821922022122222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65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