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9KB 文档页数:11
1.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可能取值,核外电子排布原理,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s,p,d 轨道波函数与电子云的空间分布情况; 3. 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共价键键长、键角等概念; 4. 熟悉杂化轨道理论,能用该理论判定某些分子的空间构型; 5. 了解分子间力和晶体结构及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6. 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9.5KB 文档页数:2
《Authorware6.0》开发面成,无需安装使 用,放入光盘可自动运行,操作非常简单,只要略懂电脑操作的人都能使用。 本课件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形像生动的展现了人肉眼无法看到的原子和分 子的内部结构,化微观为宏观,同时采用了大量超媒体链接技术,界面友好,具有 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适用于化学、农学植保、园艺、环境工程、林学、动科、 生工、农机等各专业本科或专科使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6KB 文档页数:5
宏观物体都是由大量不停息地运动着的、彼此 有相互作用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现代的仪器已可以观察和测量分子或原子的大 小以及它们在物体中的排列情况,例如X光分析仪, 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测铍的检出限,直接显色测定为0.001g/l(=0.010),测定上限为0.028mg/L,经 活性炭富集,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001mgL(取水样量按500mL计) 不经活性炭分离,在测定条件下,可允许0.mg钙(I)镁(),0.3mg钻(Ⅱ)铅()、铝 (I镉(),0.1mg镍(Ⅱ)、铜()、,(V),6mg氯离子,48mg硫酸根存在;用活性炭吸附 分离,可允许20mg镁(I锌(),15mg钻(II)、()铅(),10mg钙(镉m、钼(V) 5mg铁()银(),3mg铜()、铝(I)(,2mg铬(,V)、1mg(),0.5mg钒(V) 及5mg磷酸根,0.05mg氟离子存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46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的检出浓度为0.03mg/L,测定上限为5.0mg/L(相当于10.0mg/LHBO2)可用于饮 用水、地面水中硼的测定。 锡、碲、汞与显色试剂生成白色沉淀,铝、铍、钛、锆钒、镓、钼(VI)生成黄色;铜、 铬生成棕黄色;铁(III)铁(I)均对测定有干扰,可用EDTA加以掩蔽;钾、钠的存在会减缓 反应的速度,但可延长反应时间,在6h后再进行测定而消除干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MB 文档页数:162
1.物质的状态 三种主要的聚集状态 气体(g)、液体(1)和固体(s) 气体和液体流体(f) 液体和固体凝聚相(cd) 液晶——由棒状或扁盘状分子构成的物质可能处于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有流动性,但分子有明显的取向,具有能产生光的双折射等晶体的特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9.5KB 文档页数:4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桁架的构成 A)、桁架:什么是桁架?其应用何在? B)、桁架的分类:平面桁架、空间桁架;节点 C)、理想桁架的特点 1、节点抽象为光滑铰链连接; 线 2、杆件自重不计,必须考虑杆件自重时可平均分配到两端节点上; 3、外力(载荷和约束)都作用于节点上。 一满足以上三条假设的横加称之为理想桁架,这种桁架的杆件都是二力杆,它们只 承受拉力或压力,其材料的性能可以充分利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3.71KB 文档页数:5
以河北宣化赤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还原法炼铁和浇铸工艺制备熔渣微晶玻璃,获得了可用于炼钢的生铁原料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组成条件下渣铁分离和熔渣微晶玻璃晶化的效果,确定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佳原料配比(质量配比)为:赤铁矿石77.3%,氧化铝粉2.2%,生石灰13.7%,萤石5%,氧化钠1.8%,焦炭5.5%.并通过光学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68KB 文档页数:26
第十八章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 应用: 质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以下信息: ( a)样品元素组成; (b)无机、有机及生物分析的结构---结构不同,分子或原子碎片不同 荷质比不同) (c)复杂混合物的定性定量分-谱方法联用(GC-) d)固体表面结构和组成分析----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e)样品中原子的同位素比。 历史: 1813年, Thomson使用MS报道了Ne是由Ne和24N两种同位素组成;随后,同位素分析开始发展。在30年代末,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32
一、臭氧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臭氧? 臭氧又称富氧、三子氧、超氧。雷电过後,有时人们可以闻到它的 气味。臭氧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分 子式为O3,是一种较为不稳定的、活泼的气体。大气中少量的臭氧可 在某些自然和人为的条件下产生,包括:闪电,日光对烟雾成分的作用, 有故障的电灯开关和电机刷,高压输电线路,复印机,核辐射,紫外灯 以及水电解等等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