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2.38KB 文档页数:7
为了提高取向硅钢板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浆料法制备MgO-Cr2O3系的取向硅钢用高温抗氧化涂料.通过氧化增重、X射线衍射和电子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涂层保护下的取向硅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增重规律以及1400℃下氧化产物截面形貌、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涂料对于取向硅钢具有良好的高温防护功能,且具有宽泛的抗氧化区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9.2KB 文档页数:5
采用耦合数值求解的方法,计算并分析了LF精炼炉盖内气体流动的速度分布状态以及液面附近惰性气体氩(Ar)的流动行为和分布.结果表明:露弧加热期和埋弧加热期炉盖的合理抽气压力分别为-200~-250 Pa和-120 Pa;底吹氩气量过小不能在液面上部弥散,而增大到20~50 m3·h-1,在液面附近弥散且流动分布状态相似,有利于液面附近惰性气氛的保持;液面距钢包上边缘的距离增大,氩气在液面上部回旋的区域扩大,可防止钢液增[N]或[O]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6
采用FLUENT大型商业软件和水模拟装置对某厂50tLF炉底吹氩喷嘴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水模拟研究.分别讨论了单孔、双孔中心对称和双孔轴对称三种底吹氩喷嘴布置方式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和钢液表面的卷渣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吹氩量下,采用双孔轴对称底吹氩钢液混匀时间最短,在整个钢包内部及表面,钢液流动速度均匀而稳定,基本消除了搅拌\死区\,可以有效防止钢液卷渣,并为夹杂物的去除提供良好的动力学条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6.21KB 文档页数:5
采用一种新的铬酸盐钝化处理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含镍量为12%~13%的锌镍合金镀层的化学稳定性,其耐蚀性比未钝化的高5倍。研究了铬酸盐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钝化膜形成机理的影响,并对膜的耐蚀性与防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1.27KB 文档页数:4
通过回归得到了氮容量CN与温度T和光学碱度Λ的关系公式,并解释了氮进入熔渣的两种机理.通过回归公式绘制了CaO-SiO2-Al2O3(wMgO=10%)渣系的等氮容量图.结果表明:相同氮容量渣系,随着钢液中[%Al]s增加,渣/钢间氮分配比LN增加;相同[%Al]s情况下,随着氮容量的增加,渣/钢间氮分配比显著增加.高氮容量渣在渣/钢界面上会有很高的脱氮能力,在冶炼超低氮钢(w[N]<3×10-5)时,熔渣是进行脱氮和防止增氮的重要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4.45KB 文档页数:5
针对包晶钢的凝固特性,研发了高碱度、高结晶速率、低结晶温度及低热流密度保护渣,并在宝钢3#连铸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场试验四个浇次的结果表明,使用改进渣的试验流铸坯无纵裂发生,而使用原渣的对比流铸坯裂纹率达到5%.优化保护渣有效防止了铸坯表面纵裂的发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7.97KB 文档页数:6
采用现场调查、模拟实验、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及突水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岩溶充填物、水压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因素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针对圆梁山隧道揭露的5个岩溶,分别制定了有效防治岩溶突水的关键技术对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6.78KB 文档页数:2
在合成BBr3的方法中,元素硼溴化法是比复分解法和碳化硼溴化法容易实现的合成方法.在制备元素硼的方法中,Mg-B2O3还原法是比Na-B2O3还原法、Al-B2O3还原法和Al-硼砂还原法操作方便且产率较高的合成方法.采用聚四氟乙烯管道可以对淇和BBr3取得满意的防腐和密封效果,冰盐浴可以实现高温BBr3气体的冷凝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09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中包覆盖剂及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对82B及35K钢液吸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连铸钢液与大气接触就会增氮;熔点高于连铸钢液温度的中包覆盖剂不利于防止钢液吸氮;在同样的条件下,35K钢液吸氮量比82B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4.53KB 文档页数:4
在帘线钢冶炼过程中,通过采用炉后弱脱氧、防止钢液污染,以及控制精炼顶渣碱度指数和Al2O3含量指数等措施,使钢中夹杂物向低熔点区域转变,促进钢中夹杂物上浮、排出钢液,同时也使钢中残留氧化物夹杂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实践表明,通过采用上述工艺措施,帘线钢中夹杂物成分、尺寸和变形性得到了有效控制
首页上页192021222324252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