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2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9.05KB 文档页数:9
探索了一种采用转炉由高碳铬铁\一步法\冶炼中低碳铬铁的新工艺.该工艺与氩氧混吹脱碳法(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AOD)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用CO2代替氩气作为搅拌气体吹入熔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O2对高、中碳铬铁脱碳是可行的;在高碳铬铁冶炼中碳铬铁初始阶段大量喷吹CO2能取得更好的脱碳效果,而在冶炼后期,高比例的O2适量添加CO2则更有利于脱碳,在当前实验条件下,较佳的脱碳气氛为25% CO2+75% O2(体积分数);CO2的引入对提高铬的回收率有积极作用,同时CO2含量越高,保铬效果越好.实验同时发现,CO2对高碳铬铁脱硫有积极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48
2.3.5 误差的传递 2.3.6 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 §2.4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2.4.1 减小测量误差 2.4.2 控制随机误差 2.4.3 消除系统误差 §2.5 有效数字 §2.6 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2.6.1 取样的质量保证 2.6.2 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2.6.3 标准物质 2.6.4 标准方法 2.6.5 质量评定 内部质量评定 外部质量评定 2.6.6 实验室认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MB 文档页数:7
对高固含体系下Intermig桨搅拌槽内的桨叶搅拌性能以及颗粒的混合与悬浮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光导纤维技术对不同桨径、搅拌转速和桨叶离底距离下搅拌槽内底部以及轴向颗粒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对临界悬浮转速和搅拌功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对高固含液-固搅拌体系,所采用的Intermig搅拌桨具有很好的轴向混合特性,该桨适合在较大的桨径和较低的桨叶离底距离下应用,可在促进颗粒悬浮与均匀分布的同时,大大降低功率消耗.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拟合得出底部均匀度与搅拌槽内弗劳德数有关,Q=0.58Fr-0.35,Intermig搅拌桨功率准数在0.2~0.3之间,且与雷诺数关系为NP=2.1Re-0.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8MB 文档页数:66
8.1 概论 8.2.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8.2.2 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与富集 8.2 沉淀分离法 8.3 溶剂萃取分离法 8.3.1 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8.3.2 萃取分离的类型及条件 8.3.3 萃取分离的实验方法 8.3.4 萃取分离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8.3.5 萃取分离技术的发展(自主研究学习) 8.4 离子交换分离法 8.4.1 离子交换树脂 8.4.2 离子交换亲合力 8.4.3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方法 8.4.4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8.5 色谱分离法 8.5.1 柱色谱 8.5.2 纸色谱 8.5.3 薄层色谱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50
本专题以上海市“青浦实验”的新世纪行动为例,采用课堂测评视角变迁、学生能力目标测试及因素分析等方法,探讨20年前后数学教学水平演变的现实,及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通过若干课例研究,讨论课堂上学与教的不同方式,以及实现优质数学教学所需的教师专业化对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页数:3
模拟的依据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稳恒电流电场和静电场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只要电极形状一定, 电极电势不变,空间介质均匀,在任何一个考察点,均有E稳恒=E静电或稳恒静电 (可以同轴圆柱形电缆的“静电场”和相应的“稳恒电流场”来讨论这种等效性),因此, 欲测绘静电场的分布,只要测绘相应的稳恒电流的电场即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51KB 文档页数:4
目标:选定任一你感兴趣的发酵产品,如 ,A, 抗生素,淀粉酶,确定该菌种的筛选模型、 采样方式,稀释倍数和方法,确定特定产 物微生物的筛选方案及影响因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2.5KB 文档页数:6
1目的要求 (1)运用HMO程序计算若干平面共轭分子的电子结构。 (2)通过HMO程序的具体运算,加强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分子轨道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7.52KB 文档页数:5
对低温加热工艺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中断实验,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温退火过程中高斯晶粒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在升温过程中高斯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再增大.800℃时取向分布函数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o以上;900℃时高斯晶粒平均生长速率超过其他晶粒;950~1000℃时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偏离角3o~6o;在1000℃之前高斯取向晶粒相比于其他晶粒没有尺寸优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4MB 文档页数:20
本文用薄晶体透射电镜和单色化x线衍射方法研究了50Mn18Cr4奥氏体钢的形变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钢的层错能很低,轻微变形之后就产生大量层错。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对于奥氏体稳定性较高的钢,层错倾向于发展成形变孪晶;对于奥氏体稳定性较低的钢,层错倾向于发展成ε马氏体。此外,通过电子衍衬象还观察了层错、形变享晶、ε马氏体和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高锰奥氏体钢形变强化机制及其与钢中化学成分的关系作了分析与讨论
首页上页2182192202212222232242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