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0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2.04KB 文档页数:4
针对SPV490钢控轧后的直接淬火回火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结晶区控轧后结合直接淬火回火工艺时,实验钢的强度大幅度提高,但韧性下降;采用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44%,然后在未再结晶区变形的两阶段控轧工艺后结合直接淬火回火工艺时,由于在细化晶粒的基础上增加晶粒内部变形带数量及位错密度,从而获得细小、均匀的组织,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5MB 文档页数:10
长条状的MnS夹杂对钢的横向韧塑性极为不利。喷吹Si—Ca或加入RE,通过脱硫和变质硫化物的作用,都可显著地消除其危害。喷吹Si—Ca变质硫化物的程度与钢中Ca/S有关。喷吹Si—Ca后加入少量RE,有利于控制MnS完全变质,此时钢中所需的RE/S可明显低于3。在大幅度脱硫的基础上加入少量RE,是使钢材韧塑性获得稳定大幅度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1.5KB 文档页数:5
1.分波法的一般公式 现在假设势场为中心势场V=(r),那么方程就变为 v2y+[k2-u(r)y=0.u(r)=v(r) 显然,这时f(0,)变成了f(0),(r,0,)变成了(r,0),而且2是守恒量,所以不妨假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0.74KB 文档页数:7
通过DIL805A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Mn对中锰耐磨钢组织形态、相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Mn的质量分数以2%的增量从3%提高到9%,室温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多,抗拉强度及硬度逐渐降低,抗拉强度和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都在5%到7%时变化明显,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发生改变,马氏体形态类型逐渐由亚结构以位错为主的板条状α马氏体变化为亚结构以位错、相变内孪晶和层错为主的束状细片α马氏体和细片状ε马氏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6
根据连铸坯表面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连铸坯表面缺陷识别方法.通过Contourlet变换将样本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子带,提取子带的Contourlet系数特征,并结合样本图像的纹理特征,得到一个高维的特征向量.利用监督核保局投影算法对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低维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对连铸坯表面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对现场采集到的裂纹、氧化铁皮、光照不均和渣痕四类样本图像进行实验,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对样本图像的识别率可达94.35%,优于基于Gabor小波的识别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6KB 文档页数:22
1.1应力与点的应力状态 1.2点的应力状态 1.3应力张量的分解与几何表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5KB 文档页数:30
心肺复苏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缺氧与代谢性酸中毒 二、二氧化碳潴留与呼吸性酸中毒 三、能量代谢受累,水电解质紊乱 四、脑缺血再灌注损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3.32KB 文档页数:5
探讨了1873 K时不同氧硫条件下镁对钢中夹杂物变质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Mg在钢液中优先变质氧化物夹杂,随后变质硫化物夹杂,低硫实验钢中镁脱氧产物转变顺序为Al2O3→MgAl2O4→Mg-Al-O-S.镁合金加入1或5min,就可实现氧化物的完全变质,但硫化物的变质则要缓慢的多.当高硫实验钢中元素含量满足一定条件时,镁可以将氧化物、硫化物同时变质成为复合氧硫夹杂物,夹杂物按照Al2O3→MgO→MgO+MgAl2O4+MgS转变,但由于其变质产生的MgO-MgAl2O4产物层阻碍了变质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这种夹杂物可以起到固定硫的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夹杂物直径的增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67
§11.1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11.2 应力张量的表示方法 §11.3 平面应力状态 §11.4 应力圆 §11.5 三向应力状态 §11.6 应变状态(与平面应力状态对应的) §11.7 应力应变关系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3.82MB 文档页数:118
1应力状态概述 2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 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4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5三向应力状态 6位移与应变分量 7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8广义胡克定律
首页上页22022122222322422522622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0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