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03KB 文档页数:77
2.1.1岩体应力的一些基本概念 地壳岩体内的天然应力状态,是指未经人为扰动的, 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 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 状态,常称为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 人类从事工程活动,在岩体天然应力场内,因挖除部 分岩体或增加结构面而引起的应力,称为感生应力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8.8MB 文档页数:181
§7.1 离子的迁移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2.法拉第定律 3.离子的迁移数 §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2. 电导的测定 3.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 4.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 §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 1. 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 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3. 电导滴定 §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1.离子的平均活度a± 和平均活度系数± 2.影响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因素 §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1. 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极限公式 2.不对称离子氛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 §7.6 可逆电池 1.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 2.可逆电极的种类 3.电动势的测定 4.电池表示法 5.电池表达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7.7 可逆电池热力学 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能斯特方程 2. 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 3. 离子的热力学函数 §7.8 电极电势 1. 电池电动势产生机理 2. 电极电势 (1) 标准氢电极 (SHE) (2) 任意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 (3)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公式 (4) 参比电极 §7.9 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7.10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1. 判断反应趋势 2. 求化学反应的K 3. 求微溶盐的活度积Kap 4. 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 5. 测定pH 6. 电势滴定 §7.11 电极的极化 1. 过电势 2. 电极极化的原因 3. 过电势的测定 §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1.阴极反应(还原反应) 2.阳极反应(氧化反应) §7.13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7.14 化学电源简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5MB 文档页数:63
梁发生横力弯曲时,虽然横截面上既有 正应力,又有切应力(剪应力)。但一般情 况下,切应力对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属于 次要因素,因此对由剪力引起的切应力,不 再用变形、物理和静力关系进行推导,而是 在承认正应力公式(4-38)仍然适用的基础 上,假定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然 后根据平衡条件导出切应力的计算公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2KB 文档页数:32
3.6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 三级反应 零级反应 积分法确定反应级数 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41
10.10.7《Access200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网络应用与发布 10.7.1 Access2200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网络应用方案 10.7.2 Access2200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用户群组设定及其操作权限分配 10.7.3发布 Access22003数据库应用系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5MB 文档页数:8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医用Ti-50. 7%Ni合金(原子数分数), 测试了铸态合金的成分、相变点、微观组织和硬度, 并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在变形温度750~950℃、应变速率0. 001~1 s-1, 应变量为0. 5的条件下对Ni-Ti合金进行高温压缩变形, 分析其流动应力变化规律, 建立了高温塑性变形本构关系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 当变形温度减小或应变速率增大时, Ni-Ti合金的流动应力会随之增大.应变速率为1 s-1时, 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出锯齿状特征.根据热加工图, 获得了Ni-Ti合金的加工安全区和流变失稳区, 进而确定其合理的热变形温度范围为820~880℃, 真应变速率低于0. 1 s-1.从而为制定镍钛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40.5KB 文档页数:43
(一)周环反应 (1)电环化反应 (2)环加成反应 (3)移位反应 (二)周环反应的理论及其应用) (1)前线轨道法及其应用举例 (2)能级相关法及其应用举例 (3)芳香性过渡态概念及其应用举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MB 文档页数:143
一、取代反应 二、加成反应 三、消除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 五、缩合反应 六、重排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5KB 文档页数:21
8.1 概述 氨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8.2 重氮化反应 8.2.1 重氮化反应定义和特点 8.2.2 重氮化反应动力学 8.2.3 重氮化反应历程 8.2.4 重氮化反应影响因素 8.2.5 重氮化方法 8.3 保留氮的重氮基转化反应 8.4 放出氮的重氮基转化反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10
分级加载压缩蠕变试验未能充分考虑稳定蠕变中的黏塑性应变,故采用三轴循环加卸载压缩蠕变试验来实现岩石的黏弹、塑性应变分离,从而使岩石黏弹、塑性应变在岩石蠕变的各个阶段得以充分考虑。以某水电站闪长玢岩为例,探讨该类岩石蠕变特性。在破坏前,岩石的瞬时弹性应变以及瞬时塑性应变随着偏应力逐级增大呈线性增长;随着偏应力的增加,黏弹性应变和黏塑性应变呈非线性增长。引入一个分数阶Abel黏壶与Kelvin模型串联形成新型黏弹性模型;用分数阶Abel黏壶代替传统的黏塑性模型中的线性牛顿体并基于损伤建立黏塑性损伤模型。然后将新型黏弹性模型和黏塑性损伤模型与瞬时弹性模型和瞬时塑性模型串联组成一个新的岩石蠕变损伤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岩石蠕变曲线进行拟合,从而证明该模型的适用性
首页上页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