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0.79KB 文档页数:7
运用冶金反应动力学基本理论,结合具体工业试验条件,分析得到20t复吹转炉冶炼不锈钢低碳范围的脱碳速度式。用Runge-Kutta法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出的数值解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39
第十四章动能定理 14-1力的功 14-2动能 14-3动能定理 14-4功率·功率方程 14-5势力场·势能·机械能守恒定理 14-6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综合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1.01KB 文档页数:17
达朗伯原理(D/Alembert’sprinciple)是非自由质点系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惯性力(Inertialforce,Reversedeffectiveforce),建立虚平衡状态,可把动力学问题在形式上转化为静力学平衡问题而求解。这种求解动力学问题的普遍方法,称为动静法(Methodofkineto-statics)。动静法在工程技术中有广泛地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16MB 文档页数:960
本课件主要教材为白少民、马宇晓等主编的《大学物理学》,参考教材为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其内容涵盖了一般大学本科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学教学的全部基本知识点,符合教育部最新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件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振动与波动、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等部分。 第一篇 力学 大学物理学 第二篇 电磁学 第三篇 热物理学 第四篇 光学 第五篇 近代物理基础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篇 力学部分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刚体力学 第四章 波动与振动 第二篇 电磁学 第五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七章 稳恒磁场 第八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第三篇 热物理学 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 第十章 气体动理论 第四篇 光学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第五篇 近代物理基础 第十二章 相对论基础 第十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2.17KB 文档页数:5
通过分析渗水井与陷落柱的联系和区别,借鉴渗水井等相关理论,建立了预测陷落柱突水的物理模型,确定了陷落柱的突水危险区域。陷落柱与采动工作面之间的突水危险区域可分为三部分:陷落柱周边围岩塑性破坏区、采场前方塑性破坏区与陷落柱周边渗透区域。根据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推导出了预测陷落柱突水的理论判据,可用于矿井陷落柱突水灾害的预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MB 文档页数:9
对低温冻结红砂岩进行动态冲击实验,研究高应变率下红砂岩动态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运用损伤理论和能量理论,分析不同负温对红砂岩强度、损伤变量及能量耗散的影响,结合断口形貌分析,探究红砂岩在较低负温下动态力学强度出现劣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较低的负温(-30℃后)会使红砂岩出现\冻伤\,导致高应变率下岩石动态力学强度的急剧降低,宏观上则容易出现动力扰动下的瞬时工程灾变.根据断口形貌分析,较低的负温会导致红砂岩内部组成物质间界面处生成大量裂纹,这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能力差,在高应变率加载下极易失稳扩展发生低应力脆性破坏,而胶结物由于组成矿物成分复杂更易受负温影响,因此在动荷载和负温双重作用下往往是胶结物处先产生破坏,进而引起红砂岩整体的破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4.5KB 文档页数:10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和分析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 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无机、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物理化学主要学习内容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 识。物理化学属理科和工科的交叉学科,它是解决化工过程应用问 题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抽象概念 的具体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9KB 文档页数:8
化学类各专业本科学生在修读完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质结构后修读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修 读本课程时能掌握近代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及结构、光谱学知识 掌握重要类型无机物的结构及反应性;了解、熟悉近代无机化学的某些新兴领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21MB 文档页数:57
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内容涵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的内容,包括: (1)溶液的性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 (2)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原理; (3)物质的结构理论知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结构; (4)分析化学知识: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 (5)环境化学知识: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8.25KB 文档页数:4
在熔渣脱氮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双膜传质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预测熔渣脱氮的反应进程,并可通过分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出进一步提高熔渣脱氮效果的措施和加速脱氮反应的途径
首页上页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