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7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9MB 文档页数:32
2.1 化学位移 2.2 耦合常数J 2.3 自旋耦合体系及核磁共振谱图的分类 2.4 几种常见的二级谱体系 2.5 常见的一些复杂谱 2.6 辅助谱图分析的一些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5MB 文档页数:9
研究了红格钒钛磁铁矿(HCVTM)球团等温氧化动力学及其矿物学特征. 在不同的温度(1073~1373 K)和不同的时间(10~60 min)范围内,对HCVTM球团矿进行了等温氧化动力学实验. 首先分析了球团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规律. 然后根据定义的氧化率,计算和分析了氧化率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矿相结构对氧化率的影响. 最后结合缩核模型、修正的氧化率函数和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了反应速度常数、修正系数和反应活化能,并判断了反应限制性环节. 研究表明:随温度的提高,低熔点液相增加,赤铁矿晶粒的生成、长大和再结晶,形成连续的黏结相,空隙数量减少. 随时间的增加,生成的液相促进了赤铁矿晶粒间的黏结和长大,但是晶粒间硅酸盐相和钙钛矿类物相恶化了球团结构. 同时,钙钛矿和铁板钛矿相生成. HCVTM球团矿空隙数量的减少和黏结相的生成,表现在氧化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慢. HCVTM球团氧化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球团氧化前期的反应活化能为13.74 kJ·mol-1,氧化后期的活化能为3.58 kJ·mol-1,氧化率函数的修正参数u2=0.0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3KB 文档页数:6
中国科学院 一九九六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生物化学〉(B卷) 一、是非题:10题,共10分。每题答对得一分,答错一题倒扣半分,不答 者不倒扣。答“是”写“+”,答“非”写“-”,写在题后的()中。 1.米氏常数(K)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 2.与肌红蛋白不同,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因此提高了它与氧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加了输氧的功能。() 3.维生素D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都在耙细胞核内。() 4.凝胶过虑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先从柱上流出,分子量大的后流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8
利用Gleeble 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22MnB5板材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在变形温度为700、800和900℃以及应变速率为0.01、0.1、1和10 s-1下的高温变形行为.在同一温度下,22MnB5的断裂应变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温度升高加剧这种趋势.建立了耦合损伤基于位错密度的统一黏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高温变形中损伤的演化规律,能够描述了应力-应变曲线后期的陡降段.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并优化该本构模型中的材料常数,所得材料常数确定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22MnB5高温拉伸变形下的流变应力,并能较好地描述材料损伤演化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39
7.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前节要点复习 7.3.1 灵敏度的表示方法 7.3.2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7.3.3 测量条件的选择 7.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7.4.1 酸度的选择 7.4.2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7.4.3 其它条件的选择 7.5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 7.5.1 微量组分的测定 7.5.2 示差光度法 7.5.3 光度滴定法 7.5.4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7.5.5 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7.5.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7.5.7 导数分光光度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6.25KB 文档页数:5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4.4%TiCp/7075Al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热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4%TiCp/7075Al基复合材料的最佳二次加热工艺参数是加热温度为590~610℃,保温时间为10~20min;4.4%TiCp/7075Al基复合材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球形晶粒尺寸增加较小;4.4%TiCp/7075Al基复合材料在600℃时的晶粒粗化速率常数为118.96μm3·s-1,远小于7075基体合金的晶粒粗化速率常数311.7μm3·s-1,更加适宜于半固态触变成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2.86KB 文档页数:8
采用透析的方法将铜电解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00的明胶进行分离,以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所得明胶质量浓度,研究了硫酸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铜电解液中明胶分解规律的影响.铜电解液中Cu2+基本不影响明胶的稳定性;电解液温度升高和硫酸质量浓度增大,都加剧了明胶的分解.在相同温度下,硫酸质量浓度在150~180 g·L-1范围内每增加15 g·L-1,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2倍;而在相同的硫酸质量浓度下,温度在55~70℃范围内每增加5℃,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5倍.对于铜电解生产,电解液中硫酸质量浓度150~180 g·L-1以及温度60~65℃,可推算出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停留3~4 h,明胶的分解率达50%~80%;电解液经过完整的一周循环约需6 h,明胶的分解率可达到70%~9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7KB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例题 一填空题 1.二元混合物的恰的表达式为H=x1H1+x2H2+ax2,则 H1=H1+ax2;H2=H2+ax2(由偏摩尔性质的定义求得) 2.填表 偏摩尔性质(M) 溶液性质(M) 关系式(M=xM) In( /;) Inf Inf=x,(. /x;) Ino Inop Ing=x, Inp InYi GE/RT GE/RT=x, Inri 3.有人提出了一定温度下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偏摩尔体积的模型是 =(1+ax2),2=V2(1+bx1),其中V1,V2为纯组分的摩尔体积,a,b为常数,问 所提出的模型是否有问题? Gibbs-Duhem-方程得a=x2b,ab不可能是常数,故提出的模型有问题;若模型改为1=11+ax2)2=V2(1+bx2),情况又如 何?ibbs- Duhem方程得,a=b,故提出的模型有一定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8MB 文档页数:57
第一节 配位滴定基本理论 第二节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三节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 第四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金属离子指示剂及特点 指示剂配位原理 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配位滴定曲线 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配位滴定曲线与酸碱滴定曲线比较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指示剂变色点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第六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5
用碳离子注入到金属Fe和Ni中形成六方相。在Co中第一次形成了六方碳化物,晶格常数为a=0.268nm,c=0.433nm。同常规热处理方法比较,离子注入更倾向于形成简单晶体结构相、非晶相,而不容易形成复杂结构相。这一规律可以指导一般的离了注入实验并预期其他新相的形成
首页上页232425262728293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7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