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MB 文档页数:586
I 目 录 1 专业基础课平台必修课程 《有机化学 D》 《高等数学 D》 《无机化学 D》 《医用物理学 A》 《有机化学实验 D》 《分析化学 E》 《生物化学 A》 《植物学(上)》 《植物学(上)》 《动物学》(上) 《分子生物学 A》 《细胞生物学 A》 《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 A》 《微生物学》 《遗传学》 II 《生物统计学》 2 专业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人体解剖学 B》 《组织学与胚胎学 F》 《组织胚胎学 F》实践 《组织胚胎学 F》 《医学生物学仪器分析》 《生物信息学 A》 《药理学 E》 《医学免疫学 E》 《实验动物学 A》 《分子遗传学》 《环境生物学》 3 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植物学(下)》 《动物学》(下) 《动、植物野外实习(山岭)》 《植物生理学 A》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A》 III 《生物生产实习》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1、2》 4 专业课平台选修课 《生物技术制药 B》 《昆虫学》 《生物安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9.7KB 文档页数:7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T.f6优势菌株为原始菌,采用盐酸羟胺对其进行化学诱变,重点研究了化学诱变对菌种活性、生长繁殖以及尾矿浸出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羟胺诱变能使菌种产生明显变异,能很好地提高菌种活性和生物浸出能力.盐酸羟胺质量分数1.0%时所得诱变菌的氧化活性最高,32h后Fe2+氧化率达到100%,而在相同条件下原始菌的Fe2+氧化率达到100%则延迟32h.尾矿浸出30d,诱变菌的铜浸出率比原始菌提高了20.7%,比酸浸铜浸出率提高了85%;同时,到达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菌提前了5~8d.说明诱变菌浸出效果好于原始菌,远优于化学浸出.菌种诱变前后扫描电镜测试表明,诱变菌种的形态没有变化,但细胞大小有所改变,表面变得光滑且出现胞外分泌物,同时细胞间聚团现象明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33
蓝细菌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 green algae)。因为它与高等绿色植物和高等藻类一样, 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a,也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所以,过去将其归于藻类。现代技 术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没有叶绿体,核糖体为70S,细 胞壁与细菌的相似,由肽聚糖构成,因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 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416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 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 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藍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 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现表解如下 小(个体小){um(徽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nm〔纳米)级:电于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单细胞 简(构造简单)〈简单多细胞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 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茵(酵母曹,霉菌),原生动物
首页上页212223242526272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