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2/3)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3,文件大小:13.2MB,团购合买
蓝细菌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 green algae)。因为它与高等绿色植物和高等藻类一样, 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a,也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所以,过去将其归于藻类。现代技 术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没有叶绿体,核糖体为70S,细 胞壁与细菌的相似,由肽聚糖构成,因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 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l/33 23.4蓝细菌( Cyanobacteria) 蓝细菌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 green algae)。因为它与高等绿色植物和高等藻类一样, 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a,也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所以,过去将其归于藻类。现代技 术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没有叶绿体,核糖体为70S,细 胞壁与细菌的相似,由肽聚糖构成,因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 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土壤、岩石 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并形成菌胶团 浮于水面。有的在80℃以上的热温泉、含盐多的湖泊或其它极端环境中,是占优势甚至是 唯一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在贫瘠的沙质海滩和荒漠的岩石上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因而 蓝细菌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蓝细菌的细胞构造与革兰氏阴性菌极为相似。细胞壁的外层为脂多糖层,内层为肽聚 糖层。许多种类在细胞壁外,还有多糖类的荚膜物质。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类囊 体( thylakoids),数量很多,它们以平行或卷曲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膜附近,见图23.51。 在类囊体的膜上含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氧类胡萝卜素和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有关组分。 类囊体所特有的藻胆蛋白体( phycobilisome)着生在类囊体膜的外表面,呈盘状结构。它含 有75%藻青蛋白、12%别藻蓝素和约12%的藻红蛋白等成分 图2351蓝细菌( Anabaena azollae,x14,800)的光合膜(类囊体,箭头所指) 异形细胞 图23.52蓝细菌的形态 (a)链杆状( Phormidium luridum,X4400);(b)球状(正在分裂的 Chipococcus turgidus,x930)(c)丝状聚合体,异形细胞为固氮处 蓝细菌形态差异较大,已知有球状或杆状单细胞和丝状聚合体(细胞链)两种形体, 见图2352。细胞直径从一般细菌大小(0.5~1um)到60m,这么大的细胞,在原核微生物 中极少见。极大多数蓝细菌个体直径或宽度为3~10u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1/33 2.3.4 蓝细菌(Cyanobacteria) 蓝细菌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因为它与高等绿色植物和高等藻类一样, 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 a,也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所以,过去将其归于藻类。现代技 术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没有叶绿体,核糖体为 70S,细 胞壁与细菌的相似,由肽聚糖构成,因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 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土壤、岩石、 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并形成菌胶团 浮于水面。有的在 80℃以上的热温泉、含盐多的湖泊或其它极端环境中,是占优势甚至是 唯一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在贫瘠的沙质海滩和荒漠的岩石上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因而 蓝细菌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蓝细菌的细胞构造与革兰氏阴性菌极为相似。细胞壁的外层为脂多糖层,内层为肽聚 糖层。许多种类在细胞壁外,还有多糖类的荚膜物质。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类囊 体(thylakoids),数量很多,它们以平行或卷曲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膜附近,见图 2.3.51。 在类囊体的膜上含有叶绿素 a、-胡萝卜素、氧类胡萝卜素和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有关组分。 类囊体所特有的藻胆蛋白体(phycobilisome)着生在类囊体膜的外表面,呈盘状结构。它含 有 75%藻青蛋白、12%别藻蓝素和约 12%的藻红蛋白等成分。 图 2.3.51 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 X14,800)的光合膜(类囊体,箭头所指) (a) (b) (c) 图 2.3.52 蓝细菌的形态 (a)链杆状(Phormidium luridum,X 4400); (b)球状(正在分裂的 Chroococcus turgidus, X930)(c) 丝状聚合体,异形细胞为固氮处; 蓝细菌形态差异较大,已知有球状或杆状单细胞和丝状聚合体(细胞链)两种形体, 见图 2.3.52 。细胞直径从一般细菌大小(0.5~1m)到 60m,这么大的细胞,在原核微生物 中极少见。极大多数蓝细菌个体直径或宽度为 3~10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2/33 眼可见的群体。若其生长茂盛,可使水的颜色随菌体颜色而变化。如铜色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igeosa)在夏秋雨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water bloom),使水体变色 蓝细菌的营养要求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很多种蓝细菌具有 固氮作用。多数为专性光能生物,其中一些是专性光能自养型,亦有一些是化能异养型 由于蓝细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产氧光合作用,能同化CO2成 为有机物质,加之许多种还能固氮,因此,它们对生长条件及营养的要求都不高,只要有 空气、阳光、水分和少量无机盐,便能大量成片生长。菌体外包的胶质层可以使其保持水 分,具有极强的耐干燥能力。例如:保存了87年的葛仙米( Nostoc commune,又名地木耳 干标本,移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仍能继续生长。 蓝细菌没有有性生殖,以裂殖为主,也可出芽生殖,极少数有孢子。 已知蓝细菌有20多种具固氮作用,故在农业上,尤其是热带,已成为保持土壤氮素营 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水稻田中培养蓝细菌作为生物氮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临床上 它能用于治疗肝硬化、贫血、白内障、青光眼、胰腺炎等疾病,对糖尿病、肝炎也有一定 疗效。另外,蓝细菌可能是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也是最先使空气从无氧转为有氧的生 物。正是由于蓝细菌本身在地球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及结构上的特殊 性,使它成为一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微生物 23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枝原体和衣原体是一些形态上与其它微生物类群接近,生理上较特殊,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原核微生物。 2341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立克次氏体是由美国病理学家 Howard Taylor Ricketts首先描述的,他最终不幸感染了 斑疹伤寒而死亡。为了纪念他,人们于1916年将这类病原体称为立克次氏体,见图23.53 图2353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prowazekii,x42,500,细胞外有明显的内外膜结构)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又接近于细菌的原核微生物。它具以下一些 特点: (1)立克次氏体的个体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球形(0.2~0.5μm)或杆形(0.3~0.5 0.3~2um)。除伯氏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burneti,又名Q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 透过细菌滤器(02um, Seitz滤器,石棉板制作)。但随着宿主和发育阶段的不同 常表现出球状、双球状、短杆状、长杆状甚至丝状等多种形态 (2)立克次氏体的细胞结构像细菌。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革兰氏阴性,细胞壁含有胞壁 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有拟核,有的还有核糖体,含双链DNA和RNA。此外,细胞还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2/33 眼可见的群体。若其生长茂盛,可使水的颜色随菌体颜色而变化。如铜色微囊藻(Microcysis aerugeosa)在夏秋雨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water bloom),使水体变色。 蓝细菌的营养要求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很多种蓝细菌具有 固氮作用。多数为专性光能生物,其中一些是专性光能自养型,亦有一些是化能异养型。 由于蓝细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产氧光合作用,能同化 CO2 成 为有机物质,加之许多种还能固氮,因此,它们对生长条件及营养的要求都不高,只要有 空气、阳光、水分和少量无机盐,便能大量成片生长。菌体外包的胶质层可以使其保持水 分,具有极强的耐干燥能力。例如:保存了 87 年的葛仙米(Nostoc commune,又名地木耳) 干标本,移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仍能继续生长。 蓝细菌没有有性生殖,以裂殖为主,也可出芽生殖,极少数有孢子。 已知蓝细菌有 20 多种具固氮作用,故在农业上,尤其是热带,已成为保持土壤氮素营 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水稻田中培养蓝细菌作为生物氮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临床上 它能用于治疗肝硬化、贫血、白内障、青光眼、胰腺炎等疾病,对糖尿病、肝炎也有一定 疗效。另外,蓝细菌可能是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也是最先使空气从无氧转为有氧的生 物。正是由于蓝细菌本身在地球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及结构上的特殊 性,使它成为一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微生物。 2.3.4 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枝原体和衣原体是一些形态上与其它微生物类群接近,生理上较特殊,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原核微生物。 2.3.4.1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立克次氏体是由美国病理学家 Howard Taylor Ricketts 首先描述的,他最终不幸感染了 斑疹伤寒而死亡。为了纪念他,人们于 1916 年将这类病原体称为立克次氏体,见图 2.3.53。 图 2.3.53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prowazekii, X42,500,细胞外有明显的内外膜结构)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又接近于细菌的原核微生物。它具以下一些 特点: (1)立克次氏体的个体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球形(0.2~0.5m)或杆形(0.3~0.5× 0.3~2m)。除伯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burneti,又名 Q 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 透过细菌滤器(0.22m, Seitz 滤器,石棉板制作)。但随着宿主和发育阶段的不同, 常表现出球状、双球状、短杆状、长杆状甚至丝状等多种形态。 (2)立克次氏体的细胞结构像细菌。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革兰氏阴性,细胞壁含有胞壁 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有拟核,有的还有核糖体,含双链 DNA 和 RNA。此外,细胞还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3/33 含有蛋白质、中性脂肪、磷脂、多糖和某些酶类。 (3)立克次氏体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wollynica) 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立克次氏体主要以节肢动物(虱子、蚤)为媒 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 它动物 (4)立克次氏体以二等分分裂,即裂殖的方式繁殖 5)立克次氏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剂的抗性较差,但能耐低温。对磺胺 及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而细菌对干扰素敏感 (6)有的立克次氏体不致病,而有的则会酿成严重疾病,它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病, Q热的病源体。 234.2枝原体( Mycoplasma) 枝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898年被发现,1976年才被 确定分类地位。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枝原体是已知的可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其细胞球形(最小直径0.1pm)或丝状,长 短不一,长度从几um到150um。 (2)枝原体突出特点是不具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细胞柔软,形态多变,见图23.54 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可以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细菌滤器。其细胞革 兰氏阴性:细胞膜类似于动物细胞,其中含固醇。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生化分析,得知 细胞膜厚约7~10nm,由三层组成,内层和外层均为蛋白质,中层为类脂和胆固醇 具有类核,基因组比大多数原核生物小,分子量在4×108和1×109之间,相当于立 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但约为大肠杆菌的1/5~12,DNA的GC含量只有23~40%。细 胞质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 (3)典型的枝原体菌落如“油煎蛋状”,中间密集较厚,颜色较深,并陷入培养基,边缘 平坦,较薄而且透明,颜色也较浅。用低倍的光学显微镜或解剖镜可见,见图2.3.55 (4)枝原体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5)枝原体生长不受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丝氨酸等的作用,但对干扰 蛋白质合成的土霉素、四环素等其它抗生素敏感。对溶菌酶无反应,对干扰素不敏感 图2354枝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扫描电镜图片 枝原体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温泉或其它温热的环境以及昆虫、脊椎动物和人体内。 大多腐生,极少数是致病菌。如传染性牛胸膜肺炎便是由蕈状枝原体( Mycoplasma mτ oides 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缺乳症则是由无乳枝原体( Mycoplasma agalactiae)引起的。枝原体一般 不使人致病,至今确认的只有肺炎枝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会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3/33 含有蛋白质、中性脂肪、磷脂、多糖和某些酶类。 (3)立克次氏体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 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立克次氏体主要以节肢动物(虱子、蚤)为媒 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 它动物。 (4)立克次氏体以二等分分裂,即裂殖的方式繁殖。 (5)立克次氏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剂的抗性较差,但能耐低温。对磺胺 及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而细菌对干扰素敏感。 (6)有的立克次氏体不致病,而有的则会酿成严重疾病,它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病, Q 热的病源体。 2.3.4.2 枝原体(Mycoplasma) 枝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898 年被发现,1976 年才被 确定分类地位。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枝原体是已知的可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其细胞球形(最小直径 0.1m)或丝状,长 短不一,长度从几m 到 150m。 (2)枝原体突出特点是不具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细胞柔软,形态多变,见图 2.3.54 。 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可以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细菌滤器。其细胞革 兰氏阴性;细胞膜类似于动物细胞,其中含固醇。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生化分析,得知 细胞膜厚约 7~10nm,由三层组成,内层和外层均为蛋白质,中层为类脂和胆固醇; 具有类核,基因组比大多数原核生物小,分子量在 4×108 和 1×109 之间,相当于立 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但约为大肠杆菌的 1/5~ 1/2,DNA 的 GC 含量只有 23~40%。细 胞质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 (3)典型的枝原体菌落如“油煎蛋状”,中间密集较厚,颜色较深,并陷入培养基,边缘 平坦,较薄而且透明,颜色也较浅。用低倍的光学显微镜或解剖镜可见,见图 2.3.55。 (4)枝原体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5)枝原体生长不受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丝氨酸等的作用,但对干扰 蛋白质合成的土霉素、四环素等其它抗生素敏感。对溶菌酶无反应,对干扰素不敏感。 图 2.3.54 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扫描电镜图片 枝原体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温泉或其它温热的环境以及昆虫、脊椎动物和人体内。 大多腐生,极少数是致病菌。如传染性牛胸膜肺炎便是由蕈状枝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 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缺乳症则是由无乳枝原体(Mycoplasma agalaciae)引起的。枝原体一般 不使人致病,至今确认的只有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会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型肺炎 图2.355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油煎蛋状”菌落 2343衣原体( chlamydia) 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原核 微生物,见图23.56。过去曾认为它是“大病毒”,以后,发现它们的性质更接近细菌而不 同于病毒。它们的一些特点分述如下 (1)衣原体的个体比立克次氏体稍小,但形态相似,球形,直径0.2-0.3um。光学显微镜 下勉强可见 (2)衣原体具有细胞壁,其中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阴性。70S的核糖体由30S 和50S两亚基构成。胞内含有DNA和RNA,DNA分子量约4×10,GC比约29% (3)细胞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4)衣原体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发育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衣原体 虽有一定的代谢活动,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需依赖 宿主获取ATP,这是它区别于立克次氏体的最显著特征。衣原体不需媒介直接侵染鸟 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如鹦鹉热衣原体( Chlamydia psittaci)引起鹦鹉热病,有时可传 至人体。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人类沙眼的病原体。另有性病淋巴肉 芽肿,是由性病肉芽肿衣原体(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引起的,是一种接触传 染的性病。 (5)衣原体不耐热,在60℃下,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数年。 它对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正分裂的网状体 基体 网状体 中间体 图23.56衣原体 Chlamydia psitta,x25,000在寄主细胞质中的细胞 基体、中间体和网状体)形态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微生物都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表2.34比较了这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4/33 型肺炎。 图 2.3.55 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油煎蛋状”菌落 2.3.4.3 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原核 微生物,见图 2.3.56。过去曾认为它是“大病毒”,以后,发现它们的性质更接近细菌而不 同于病毒。它们的一些特点分述如下: (1)衣原体的个体比立克次氏体稍小,但形态相似,球形,直径 0.2~0.3m。光学显微镜 下勉强可见。 (2)衣原体具有细胞壁,其中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阴性。70S 的核糖体由 30S 和 50S 两亚基构成。胞内含有 DNA 和 RNA,DNA 分子量约 4×108,GC 比约 29%。 (3)细胞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4)衣原体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发育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衣原体 虽有一定的代谢活动,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需依赖 宿主获取 ATP,这是它区别于立克次氏体的最显著特征。衣原体不需媒介直接侵染鸟 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如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鹦鹉热病,有时可传 至人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人类沙眼的病原体。另有性病淋巴肉 芽肿,是由性病肉芽肿衣原体(Lymphogranuloma venereum)引起的,是一种接触传 染的性病。 (5)衣原体不耐热,在 60℃下,10 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数年。 它对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图 2.3.56 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X25,000)在寄主细胞质中的细胞 (基体、中间体和网状体)形态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微生物都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表 2.3.4 比较了这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5/33 几类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表23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枝原体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 直径 0.5~2.0 0.2~0.25 0.2~0.5 0.2~0.3 可见性 光镜可见|光镜勉强可见|光镜可见|光镜勉强可见|电镜可见 细菌滤器不能滤过 能滤过 不能滤过 能滤过 能滤过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无 细胞壁坚韧细胞壁 缺 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 无 繁殖方式|两等分分裂两等分分裂两等分分裂两等分分裂复制 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DNA和 RNAI DNA和 RNA DNA和RNA|DNA和 RNA DNA或RNA 核糖体 有 大分子合成 有 进行 进行利用宿主系统 产生AIP系统有 有有有 有 无 无 增殖过程中结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失去 构的完整性 入侵方式 多样 直接 昆虫媒介 不清楚 复杂 对抗生素 敏感敏感(除青霉素)敏感 敏感 不敏感 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 不敏感 有的敏感有的敏感 敏感 2.4真核微生物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 胞器的微小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见图2.4.1。 9 图241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 1.细胞质膜2细胞壁3细胞质4核仁5真核6.内含物7线粒体8高尔基体9叶绿体10 溶酶体11鞭毛12.内质网13中心体14中心粒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5/33 几类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表 2.3.4 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特征 细菌 枝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病毒 直径 可见性 细菌滤器 革兰氏染色 细胞壁 繁殖方式 培养方法 核酸种类 核糖体 大分子合成 产生 ATP 系统 增殖过程中结 构的完整性 入侵方式 对抗生素 对干扰素 0.5~2.0 光镜可见 不能滤过 阳性或阴性 坚韧细胞壁 两等分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多样 敏感 某些菌敏感 0.2~0.25 光镜勉强可见 能滤过 阴性 缺 两等分分裂 人工培养基 DNA 和 RNA 有 有 有 保持 直接 敏感(除青霉素) 不敏感 0.2~0.5 光镜可见 不能滤过 阴性 与细菌相似 两等分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有 保持 昆虫媒介 敏感 有的敏感 0.2~0.3 光镜勉强可见 能滤过 阴性 与细菌相似 两等分分裂 宿主细胞 DNA 和 RNA 有 进行 无 保持 不清楚 敏感 有的敏感 <0.25 电镜可见 能滤过 无 无 复制 宿主细胞 DNA 或 RNA 无 利用宿主系统 无 失去 复杂 不敏感 敏感 2.4 真核微生物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 胞器的微小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见图 2.4.1。 图 2.4.1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 1.细胞质膜 2.细胞壁 3.细胞质 4.核仁 5.真核 6.内含物 7.线粒体 8.高尔基体 9.叶绿体 10. 溶酶体 11.鞭毛 12.内质网 13.中心体 14.中心粒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6/33 酵母菌 真菌丝状真菌--菌 真核微生物 担子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本节将主要讨论属于真菌界的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24.1酵母菌( Yeasts) 酵母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的俗称。由于有许多例外,很难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般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3)能发酵糖类而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的“家养微生物”,同时它也是发酵工业的重 要微生物。利用酵母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CO2等的性能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 包 酵母菌的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50%,菌体蛋白与牛肉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近 含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它是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 可供人类和动物作营养的蛋白质来源。人们将这类来源于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的蛋白称为 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酵母菌的世代周期为2~9小时,一个占地20M 的发酵罐一天生产的SCP蛋白质量相当于一头牛。 些酵母菌能利用石油馏分中的正烷烃、正烯烃和环烷烃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生长碳源 的酵母菌,可以使石油脱蜡,即除去石油中的正烷烃,降低其凝固点。尤其是假丝酵母菌 属( Candida)既可用于脱蜡达到提高石油品质的目的,同时又可获得丰富的SCP。意大利 Sarroch BP公司的 Candida maltosa以正烷烃为碳源,其生产规模达100,0吨/年 除利用石油外,酵母菌还可利用工业废水。如热带假丝酵母( C tropicalis)可利用味精 生产的废水生产SCP,蛋白含量达60%,可作为动物饲料:产朊假丝酵母( Utilis)利用亚硫 酸纸浆废水生产SCP,这样,既消耗掉了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治理了环境,同时又获得了 丰富的SCP。 从酵母菌细胞中可以提取丰富的B族维生素、核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麦角 甾醇和凝血质等生化药物。干酵母片(食母生)中因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而成为良好的 助消化药 人们常将酵母菌如酿酒酵母(Scerε vIsIte)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菌。近年来,巴斯德 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表达系统,与大肠杆菌相比,它具有高表达 高稳定、高分泌、高密度生长及可用甲醇严格控制表达等优点 酵母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它原料腐败变质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 Saccharomyces ouxii)、蜂蜜酵母( Saccharomyces mellis) 可使蜂蜜和果酱等败坏: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和质量:某些 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母( 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 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如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新型隐 球酵母( py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和轻度肺炎等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喜在糖分髙、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诸如果品、蔬菜、花蜜 和植物叶子表面,葡萄园等果园的土壤是筛取酵母菌的好去处。在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也 能找到,空气中也有少量存在,它们大多是腐生型,少量寄生型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6/33 本节将主要讨论属于真菌界的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2.4.1 酵母菌(Yeasts) 酵母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的俗称。由于有许多例外,很难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 般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3)能发酵糖类而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的“家养微生物”,同时它也是发酵工业的重 要微生物。利用酵母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 CO2 等的性能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 包。 酵母菌的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 50%,菌体蛋白与牛肉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近, 含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它是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 可供人类和动物作营养的蛋白质来源。人们将这类来源于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的蛋白称为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酵母菌的世代周期为 2~9 小时,一个占地 20M2 的发酵罐一天生产的 SCP 蛋白质量相当于一头牛。 一些酵母菌能利用石油馏分中的正烷烃、正烯烃和环烷烃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生长碳源 的酵母菌,可以使石油脱蜡,即除去石油中的正烷烃,降低其凝固点。尤其是假丝酵母菌 属(Candida)既可用于脱蜡达到提高石油品质的目的,同时又可获得丰富的 SCP。意大利 Sarroch BP 公司的 Candida maltosa 以正烷烃为碳源,其生产规模达 100,000 吨/年。 除利用石油外,酵母菌还可利用工业废水。如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ulis)可利用味精 生产的废水生产 SCP,蛋白含量达 60%,可作为动物饲料;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利用亚硫 酸纸浆废水生产 SCP,这样,既消耗掉了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治理了环境,同时又获得了 丰富的 SCP。 从酵母菌细胞中可以提取丰富的 B 族维生素、核糖核酸、辅酶 A、细胞色素 C、麦角 甾醇和凝血质等生化药物。干酵母片(食母生)中因含丰富的 B 族维生素,而成为良好的 助消化药。 人们常将酵母菌如酿酒酵母(S.cerevisiae)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菌。近年来,巴斯德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表达系统, 与大肠杆菌相比,它具有高表达、 高稳定、高分泌、高密度生长及可用甲醇严格控制表达等优点。 酵母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它原料腐败变质;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蜂蜜酵母(Saccharomyces mellis) 可使蜂蜜和果酱等败坏;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和质量;某些 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 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如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新型隐 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和轻度肺炎等。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喜在糖分高、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诸如果品、蔬菜、花蜜 和植物叶子表面,葡萄园等果园的土壤是筛取酵母菌的好去处。在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也 能找到,空气中也有少量存在,它们大多是腐生型,少量寄生型。 酵母菌 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真核微生物 担子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7133 酵母种类不多,目前已知的有500余种 2411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酵母菌为单细胞。通常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见图2.4.2。少数呈柠檬形、尖形 等。有的酵母菌细胞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的细胞壁仍以狭小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称 为假丝酵母,见图243 2 图242典型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形态1.子细胞;2出芽痕 假菌 厚壁孢子 (a) (b) 图243.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 (a)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b)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10倍,其直径一般为2~5μm,长度5~30um,最长可达100um。例 如,典型的酵母菌—一酿酒酵母( S cerevisiae)的细胞宽度为2.5~0pum,长度45~21u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 胞大于固体培养。有的种的细胞大小、形态极不均匀,而另一些种则较为均一 24.1.2.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已接近于高等生物。其典型构造如图2.41。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核、一个或多个液泡、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体、微丝及内含物等。此外, 还有出芽痕、诞生痕。不同种的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细胞壁( cell wal)酵母菌的细胞壁不如细菌细胞壁坚韧,其厚度0.1~0.3μm,有的菌壁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7/33 酵母种类不多,目前已知的有 500 余种。 2.4.1.1 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酵母菌为单细胞。通常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见图 2.4.2。少数呈柠檬形、尖形 等。有的酵母菌细胞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的细胞壁仍以狭小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称 为假丝酵母,见图 2.4.3。 图 2.4.2 典型酵母菌(Sacca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形态 1.子细胞;2.出芽痕 (a) (b) 图 2.4.3.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 (a)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b)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 10 倍,其直径一般为 2~5m,长度 5~30m,最长可达 100m。例 如,典型的酵母菌——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细胞宽度为 2.5~10m,长度 4.5 ~21 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 胞大于固体培养。有的种的细胞大小、形态极不均匀,而另一些种则较为均一。 2.4.1.2. 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已接近于高等生物。其典型构造如图 2.4.1。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核、一个或多个液泡、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体、微丝及内含物等。此外, 还有出芽痕、诞生痕。不同种的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细胞壁(cell wall) 酵母菌的细胞壁不如细菌细胞壁坚韧,其厚度 0.1~0.3m,有的菌壁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8/33 厚度随菌龄增加。细胞壁重量占细胞干重18~25%。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由 内外两个电子密度较高层,夹着一层电子密度较低层。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葡聚糖 ( glucan)、甘露聚糖( mannan)及蛋白质等,还有少量几丁质、脂类、无机盐。细胞壁的外 层主要是甘露聚糖,内层主要是葡聚糖,中间一层主要是蛋白质。据试验,维持细胞壁强 度的物质主要是位于内层的葡聚糖。见图24.4 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 (外层) 糖蛋白 (中层) 碱可溶性β-葡聚糖 碱不溶性葡聚糖(微网状) (内层) 构成细胞壁刚性骨架,维持细胞结构 图244酵母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量为240000道尔顿,是一种分枝的多糖聚合物,主链以β-16糖 苷键结合,支链以β-14糖苷键结合;甘露聚糖也是一种分枝聚合物,主链以α-1,6糖苷键结 合,而支链以α-1,2或α-1,3糖苷键结合。 用玛瑙螺(Helⅸ pomatia)的胃液可制成蜗牛消化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30多种酶类。蜗牛消化酶对酵母菌的细胞壁有良好的水解作用, 因而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也可用它来水解酵母菌的子囊壁,借以把能抗一般酶 水解的子囊孢子分离出来 有的酵母菌如隐球酵母属( Cryptococcus)的细胞壁外覆盖有类似于细菌荚膜的多糖 物质( Capsular material),其主要成分有:磷酸甘露聚糖,β-键合甘露聚糖,杂多糖和属于 鞘类脂成分的疏水物质 2)细胞质膜( Cell membrane)酵母菌的细胞质膜与细菌的细胞质膜基本相同,但有的酵 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甾醇,尤其以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 丁种维生素(D)。据报道,发酵酵母( Saccharomvces/ emmental)所含的总甾醇量可达细胞 干重的22%,其中麦角甾醇量可达细胞干重的966%。此外,季氏毕赤氏酵母( Pichi guilliermondii)、酿酒酵母( Sacchammmvces cerevisiae)、卡尔斯伯酵母(S. carlsbergensis) 小红酵母( Rhodotorula minuta)和戴氏酵母( s delbrueckii)也含有较多的麦角甾醇。细胞 膜中含甾醇的性质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之 酵母菌细胞膜也是由双磷脂层,以及镶嵌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见图2.4.5。 也是一个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的半透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 选择性地运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同时,它也是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 装配基地,是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甾醇 膜蛋白 图2.4.5酵母菌细胞质膜模式构造 3)核( Nucleus)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核膜 是一种双层单位膜,其上存在着大量的直径为40~70nm的核孔,用以增大核内外的物质交 换,见图2363。核通常位于细胞中央,但由于酵母菌细胞质中液泡的逐渐增大,常将核挤 到细胞的一边。细胞核内有核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 RNA(rRNA)的合成。核仁是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8/33 厚度随菌龄增加。细胞壁重量占细胞干重 18~25%。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由 内外两个电子密度较高层,夹着一层电子密度较低层。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葡聚糖 (glulcan)、甘露聚糖(mannan)及蛋白质等,还有少量几丁质、脂类、无机盐。细胞壁的外 层主要是甘露聚糖,内层主要是葡聚糖,中间一层主要是蛋白质。据试验,维持细胞壁强 度的物质主要是位于内层的葡聚糖。见图 2.4.4。 图 2.4.4 酵母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量为 240,000 道尔顿,是一种分枝的多糖聚合物,主链以-1,6 糖 苷键结合,支链以-1,4 糖苷键结合;甘露聚糖也是一种分枝聚合物,主链以-1,6 糖苷键结 合,而支链以-1,2 或-1,3 糖苷键结合。 用玛瑙螺(Helix pomatia)的胃液可制成蜗牛消化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 30 多种酶类。蜗牛消化酶对酵母菌的细胞壁有良好的水解作用, 因而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也可用它来水解酵母菌的子囊壁,借以把能抗一般酶 水解的子囊孢子分离出来。 有的酵母菌如隐球酵母属(Crypotococcus)的细胞壁外覆盖有类似于细菌荚膜的多糖 物质(Capsular material) ,其主要成分有:磷酸甘露聚糖,-键合甘露聚糖,杂多糖和属于 鞘类脂成分的疏水物质。 2)细胞质膜(Cell membrane) 酵母菌的细胞质膜与细菌的细胞质膜基本相同,但有的酵 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甾醇,尤其以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 丁种维生素(D2)。据报道,发酵酵母(Saccharomyces fermentai)所含的总甾醇量可达细胞 干重的 22%,其中麦角甾醇量可达细胞干重的 9.66%。此外,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卡尔斯伯酵母(S. carlsbergensis)、 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和戴氏酵母(S.delbrueckii)也含有较多的麦角甾醇。细胞 膜中含甾醇的性质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酵母菌细胞膜也是由双磷脂层,以及镶嵌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见图 2.4.5。 也是一个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的半透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 选择性地运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同时,它也是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 装配基地,是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图 2.4.5 酵母菌细胞质膜模式构造 3)核(Nucleus) 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核膜 是一种双层单位膜,其上存在着大量的直径为 40~70nm 的核孔,用以增大核内外的物质交 换,见图 2.3.63。核通常位于细胞中央,但由于酵母菌细胞质中液泡的逐渐增大,常将核挤 到细胞的一边。细胞核内有核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 RNA(rRNA)的合成。核仁是 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 (外层) 糖蛋白 (中层) 碱可溶性-葡聚糖 碱不溶性葡聚糖(微网状) (内层) 构成细胞壁刚性骨架,维持细胞结构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9/33 细胞核内折光率较强的球形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在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重新形 成。它由四部分组成:(1)颗粒区,为直径150~200A的颗粒,含核糖核酸蛋白:(2)纤维 区,长50~80A的纤维;含核糖核酸蛋白;(3)脱氧核糖核酸蛋白;(4)无定形基质 脂肪粒 线粒体 图246酵母菌经冰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电子显微镜图片(核直径约2000m) 在细胞分裂间期,核质内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淡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染 色质形成能被深染的染色体。它们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种的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 不同,但同种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稳定。酿酒酵母的核内具有17条染色体,单倍体酵母菌 细胞中的DNA分子量1×1010道尔顿( Dalton,Da),比大肠杆菌细胞DNA大10倍,比人 细胞中DNA的分子量低100倍,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除细胞核外,酵母菌的线粒体和环状的“2um质粒”中也含有DNA。酵母线粒体 中的DNA是一个环状分子,分子量50×106道尔顿( Dalton,Da),比高等动物线粒体中的 DNA大5倍,类似于原核生物中的染色体。线粒体DNA量约占酵母细胞总DNA的15~23%, 它的复制是相对独立的。μm质粒是1967年后才在酿酒酵母中发现的,其确切作用不清 它可作为外源DNA片段的载体,并通过转化而完成组建“工程菌”等重要的遗传工程研究。 基质 外膜 基质 嵴 内膜 外膜 图247真核细胞的线粒体(a)透射电镜图片(X34,000g;(b)模式图 4)线粒体( Mitochondria)在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电子传递 中的酶及载体也分布在膜或中体上。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则集中线粒体上。线 粒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粒状或棒状的细胞器,见图2.47。它比细胞质重,具双层膜 内膜内陷,形成嵴( Cristae),其上富含参与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在嵴的两侧均匀 分布着圆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嵴间充满液体的空隙为基质(matⅸx),它含有三羧酸循环的 酶系,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P的场所。酵母菌的线粒体比高等动物的线粒体要小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9/33 细胞核内折光率较强的球形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在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重新形 成。它由四部分组成:(1)颗粒区,为直径 150~200Å 的颗粒,含核糖核酸蛋白;(2)纤维 区,长 50~80 Å 的纤维;含核糖核酸蛋白;(3)脱氧核糖核酸蛋白;(4)无定形基质。 图 2.4.6 酵母菌经冰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电子显微镜图片(核直径约 2000nm) 在细胞分裂间期,核质内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淡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染 色质形成能被深染的染色体。它们都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种的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 不同,但同种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稳定。酿酒酵母的核内具有 17 条染色体,单倍体酵母菌 细胞中的 DNA 分子量 1×1010 道尔顿(Dalton,Da),比大肠杆菌细胞 DNA 大 10 倍,比人 细胞中 DNA 的分子量低 100 倍,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除细胞核外,酵母菌的线粒体和环状的“2m 质粒”中也含有 DNA。酵母线粒体 中的 DNA 是一个环状分子,分子量 50 ×106 道尔顿(Dalton,Da),比高等动物线粒体中的 DNA 大 5 倍,类似于原核生物中的染色体。线粒体 DNA 量约占酵母细胞总 DNA 的 15~23%, 它的复制是相对独立的。2m 质粒是 1967 年后才在酿酒酵母中发现的,其确切作用不清。 它可作为外源 DNA 片段的载体,并通过转化而完成组建“工程菌”等重要的遗传工程研究。 (a) (b) 图 2.4.7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a) 透射电镜图片(X34,000); (b)模式图 4) 线粒体(Mitochondria) 在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电子传递 中的酶及载体也分布在膜或中体上。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则集中线粒体上。线 粒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粒状或棒状的细胞器,见图 2.4.7。它比细胞质重,具双层膜, 内膜内陷,形成嵴(Cristae),其上富含参与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在嵴的两侧均匀 分布着圆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嵴间充满液体的空隙为基质(matrix),它含有三羧酸循环的 酶系,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 的场所。酵母菌的线粒体比高等动物的线粒体要小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033 其直径0.3~1μm,长0.5~3um。每个细胞可有1~20个线粒体。而在其它真核生物细胞中, 有的可多达50万个。酵母菌出芽生殖前期,线粒体变成丝状,并可分枝,然后分裂进入子 细胞和母细胞。酵母菌线粒体DNA分子量50×10Da,占细胞DNA总量的5~20%,比高 等动物的线粒体DNA大5倍,可编码若干呼吸酶,并具遗传的独立性。为环状分子,类似 于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酵母细胞的线粒体是适应有氧环境而形成的。在厌氧或高糖(葡萄糖5~10%)条件下 酵母菌只形成一种发育得较差的线粒体前体,这种细胞没有氧化磷酸化的能力 5)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ER)酵母菌与其它真核生物一样,细胞质中存在由 不同形状、大小的膜层相互密集或平行排列而成的内质网。膜层之间存在间隙。见图248。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膜外附着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型内质网( Rough er),这是蛋白质的 附于内质网的核糖体游离细胞质的核糖体 epo a °9 。 核糖体 图248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核糖体(a)透射电镜图片(X2400(b)模式图 6)核糖体( Ribosome)与其它真核生物类似,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大小 两个亚基构成。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也可附着在内质网上。 ⑦)出芽痕,诞生痕( Bud scars, Birth scars)酵母菌出芽生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 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 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它通常在细胞长轴的末端。由于多重出芽,致使 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每个细胞而出芽数量是有限的。一个酿酒酵母细胞通常可出 20个芽。多的可达40个 8)液泡( Vacuoles)大多数酵母,尤其球形、椭圆形酵母细胞中都有一个液泡。长形的酵 母菌有的具有二个位于细胞两端的液泡。细胞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为一个透 明区域。电镜下可见其是由单层膜包围着的 生长旺盛的酵母菌的液泡中不含内含物。而细胞老化后,可见液泡中有各种颗粒,如 异染颗粒、肝糖粒、脂肪滴、水解酶类(可使细胞自溶)、中间代谢物和金属离子等。液泡 的功能可能是起着营养物和水解酶类的储藏作用,同时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液泡往往在细胞发育的中后期出现。它的多少、大小可作为衡量细胞成熟的标志。较 大的液泡常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边缘。 9)细胞质内含物( Cytoplasmic granule substance) (1)脂肪粒( Lipid globules)大多数酵母细胞含有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的脂肪粒球体 如用苏丹黑或苏丹红将其染成黑色或红色。当生长在含有限量氮源的培养基中时 些酵母菌能大量积累脂肪物质,脂肪含量可以高达细胞干重的50~60%。如:含 脂圆酵母,脂肪含量可超过细胞干重的50%以上,所以,可用于生产脂肪。 (2)聚磷酸盐( Polyphosphates)细胞质内含有聚合度为300~500的聚磷酸盐。它们是作 为高能磷盐储藏的。 (3)肝糖( polysaccharide glycogen)肝糖是酵母储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两种形式之 其分子量较大,约10Da。肝糖由一树状的分子构成,主链的葡萄糖残基以α-1,4 糖苷键相连接,支链由α,1,6糖苷键连接,分支点间大约12~14葡萄糖残基。酵母 的肝糖含量因菌种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10/33 其直径 0.3~1m, 长 0.5~3m。每个细胞可有 1~20 个线粒体。而在其它真核生物细胞中, 有的可多达 50 万个。酵母菌出芽生殖前期,线粒体变成丝状,并可分枝,然后分裂进入子 细胞和母细胞。酵母菌线粒体 DNA 分子量 50×106Da,占细胞 DNA 总量的 5~20%,比高 等动物的线粒体 DNA 大 5 倍,可编码若干呼吸酶,并具遗传的独立性。为环状分子,类似 于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酵母细胞的线粒体是适应有氧环境而形成的。在厌氧或高糖(葡萄糖 5~10%)条件下, 酵母菌只形成一种发育得较差的线粒体前体,这种细胞没有氧化磷酸化的能力。 5)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酵母菌与其它真核生物一样,细胞质中存在由 不同形状、大小的膜层相互密集或平行排列而成的内质网。膜层之间存在间隙。见图 2.4.8。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膜外附着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型内质网(Rough ER),这是蛋白质的 (a) (b) 图 2.4.8 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核糖体 (a)透射电镜图片(X24,000)(b) 模式图 6) 核糖体(Ribosome) 与其它真核生物类似,酵母菌的核糖体为 80S,由 60S 和 40S 大小 两个亚基构成。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也可附着在内质网上。 7) 出芽痕,诞生痕(Bud scars, Birth scars) 酵母菌出芽生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 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 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它通常在细胞长轴的末端。由于多重出芽,致使 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每个细胞而出芽数量是有限的。一个酿酒酵母细胞通常可出 20 个芽。多的可达 40 个。 8) 液泡(Vacuoles) 大多数酵母,尤其球形、椭圆形酵母细胞中都有一个液泡。长形的酵 母菌有的具有二个位于细胞两端的液泡。细胞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为一个透 明区域。电镜下可见其是由单层膜包围着的。 生长旺盛的酵母菌的液泡中不含内含物。而细胞老化后,可见液泡中有各种颗粒,如 异染颗粒、肝糖粒、脂肪滴、水解酶类(可使细胞自溶)、中间代谢物和金属离子等。液泡 的功能可能是起着营养物和水解酶类的储藏作用,同时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液泡往往在细胞发育的中后期出现。它的多少、大小可作为衡量细胞成熟的标志。较 大的液泡常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边缘。 9) 细胞质内含物(Cytoplasmic granule substance) (1) 脂肪粒(Lipid globules) 大多数酵母细胞含有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的脂肪粒球体。 如用苏丹黑或苏丹红将其染成黑色或红色。当生长在含有限量氮源的培养基中时, 一些酵母菌能大量积累脂肪物质,脂肪含量可以高达细胞干重的 50~60%。如:含 脂圆酵母,脂肪含量可超过细胞干重的 50%以上,所以,可用于生产脂肪。 (2) 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s) 细胞质内含有聚合度为 300~500 的聚磷酸盐。它们是作 为高能磷盐储藏的。 (3) 肝糖(polysaccharide glycogen) 肝糖是酵母储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两种形式之一。 其分子量较大,约 107Da。肝糖由一树状的分子构成,主链的葡萄糖残基以-1,4 糖苷键相连接,支链由,1,6 糖苷键连接,分支点间大约 12~14 葡萄糖残基。酵母 的肝糖含量因菌种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3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