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0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16KB 文档页数:2
水质一酸度的测定一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碱标准溶液滴定法) 地表水中,由于溶入CO2或由于机械、选矿、电镀、农药、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 酸废水的进入,致使水体的pH值降低。由于酸的腐蚀性,破坏了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和农 作物的正常生活及生长条件,造成鱼类及农作物等死亡。因此,酸度是衡量水体变化的一项 重要指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3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甲醛;测定上限为3.33mg/甲醛。 水样中丙醛、丁醛、乙二醛等无干扰,甲醇在100mg/L时未见干扰。当苯酚含量大于 5mg/L;乙醛含量大于0.5mg/L时,对显色有影响铜()对测定有影响,样品经预蒸馏后可 消除干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页数:3
模拟的依据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稳恒电流电场和静电场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只要电极形状一定, 电极电势不变,空间介质均匀,在任何一个考察点,均有E稳恒=E静电或稳恒静电 (可以同轴圆柱形电缆的“静电场”和相应的“稳恒电流场”来讨论这种等效性),因此, 欲测绘静电场的分布,只要测绘相应的稳恒电流的电场即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8MB 文档页数:75
环境监测中理化监测的不足: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各种仪器和化学 分析手段.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比较快速而 灵敏地分析测定出来,其中某些常规检验已经能够 连续监测。但大部分测定项目或参数还需定期采样 因而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 已经发生的变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5KB 文档页数:4
1.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2.“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0.5KB 文档页数:11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是参与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变化最重要的组分。蛋 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它们是构成人体和动植物的基本材料,肌肉、毛发、皮肤、指甲、 血清、血红蛋白、神经、激素、酶等都是由不同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在有机体中承担不同 的生理功能,它们供给肌体营养、输送氧气、防御疾病、控制代谢过程、传递遗传信息、负 责机械运动等。核酸分子携带着遗传信息,在生物的个体发育、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生 命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1KB 文档页数:8
信道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 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 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通信等。信 道的这种分类是直观的,称之为狭义信道;若把信道的范围扩大,除传输媒质外,还可 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如:收发送设备、调制/解调器、馈线与天线等),这种扩大范围 的信道称之为广义信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2.5KB 文档页数:21
信道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信号 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 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 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 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通信等。信道的 这种分类是直观的,称之为狭义信道;若把信道的范 围扩大,除传输媒质外,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 (如:收发送设备、调制/解调器、馈线与天线等), 这种扩大范围的信道称之为广义信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1
1.解释名词:碱基替换(转换和颠换)、移码突变、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同义突变。 2.从分子水平来看,为什么说要做到定向变异目前是有困难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5KB 文档页数:5
一、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理工科博士生的学位课程,3学分,总课时:45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发 展的方式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性发展趋势,从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科学技术 革命天然的亲和性出发,分析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科技基础和时代特征,深刻 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汇流的必然性,并从分析现代科技巨大的物质功能、经济功 能和精神功能、文化功能入手,了解科学技术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当 代新科技革命以来的经济、文化、思想变革,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精神文 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的深刻变革与丰富内涵,增强博士生的科 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参与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 和献身祖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自觉性
首页上页28728828929029129229329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0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