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45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8MB 文档页数:9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以308 L为焊丝的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规律.随Cl-增加,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三个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及电荷转移电阻降低,钝化膜中载流子密度和焊接接头的点蚀坑数量增加.在同浓度的腐蚀溶液中,308 L的焊缝区域耐蚀性最佳,热影响区次之,304 L基体表现出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高的掺杂浓度使得母材的耐蚀性最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5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如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和废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 中的氮或二者总氮的测定。其中亚硝酸盐中的氮的浓度在0.01mg/L~1mg/L,总氮浓度在 0.2mg/L~20mg/L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3.5KB 文档页数:6
1.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2.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的现状。 3.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的范例剖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9.5KB 文档页数:9
顺序查找是一种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查找方法。它 的思路是,从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给定 的值与表中逐个元素的关键字进行比较,直到 两者相符,查到所要找的元素为止。否则就是 表中没有要找的元素,查找不成功。对于表中 记录的关键字是无序的表,只能采用这种方法 。描述顺序查找的算法见框图8-1其中n是表r 的长度,k是要查的元素的关键字,i查到的元 素的序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6.92KB 文档页数:6
在铝镇静钢LF精炼过程中,准确控制钢水中的酸溶铝含量及氧含量,同时减少铝线消耗对钢铁企业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建立了LF喂线过程中,铝线在钢液中熔化的一维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喂线速度、铝线直径以及钢液过热度对铝线熔化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喂线速度和钢液过热度对铝线喂入深度影响较大,在高过热度时应选用较粗的铝线以较低的喂线速度进行喂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55KB 文档页数:37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铁路及公路线路测量的内容和方法。前半部分介绍了铁路测量中的新线初测、定测以及既有铁路线路和站场测量,详细讨论了在新线初测中如何进行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和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以及在定测中怎样进行线路中线测量、线路高程及纵横断面测量,阐述了既有线线路的纵向丈量和横向测绘,线路中线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及站场测绘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后半部分介绍了公路线路的测量工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8MB 文档页数:6
以Ti、Al和Cr为靶材,采用阴极离子镀在YT14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一层AlTiCrN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其表面和界面形貌、化学元素组成和物相,并用线扫描和面扫描研究了涂层中化学元素在结合界面处扩散机理.用划痕法表征其界面层结合强度,对界面结合机理进行了讨论.AlTiCrN涂层的物相主要以AlN、CrN和TiN为主,涂层在(111)晶面具有很强的择优取向.涂层中Al、Ti、Cr和N原子数分数高于基体,在结合界面处呈阶梯状过渡分布,基体中C原子扩散进入TiN、AlN和CrN晶格点阵中,形成明显的扩散层.涂层结合界面为机械+扩散形式,其结合方式主要是由吸附结合、扩散结合和化合结合方式组成.划痕过程中涂层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涂层剥离三个阶段,界面结合强度为59.2N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14
本項研究工作的目的在於探索在高速工具鋼中降低含鉻量的可能性。新鋼種的化學成份以P9鋼的為基礎。對P9加錳(至約1.5%)鋼、P9減鉻(至1~3%)加鉬(約1%)鋼及P9減鉻(至1~2%)加錳(至約1.5%)鋼等3種類型7種成份的鋼種進行了熱處理後的硬度、紅熱硬性、切削性能及金相觀察等研究。研究結果指出,這些高速工具鋼在經合適的熱處理後其硬度值與P9鋼經熱處理後的硬度值相差無幾。P9鋼中加錳或澸鉻加錳後對鋼的紅熱硬性影響不大,而減鉻加鉬後使鋼在600℃的紅熱硬性增高。從金相觀察中發現,加鉬或加錳的P9型高速鋼中含鉻量降低時,加熱時鋼中出現萊氏體的溫度升高了,這樣就在熱處理時有可能用較高的淬火溫度。根據瑞車切削試驗的初步結果發現,P9澸鉻加鉬的鋼及P9加錳的鋼,在采用了合適的熱處理規程後,其切削性能超過標準的P9鋼,等於或超過標準的P18鋼。P9澸鉻加錳的鋼,其切削能力與標準P9鋼相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5MB 文档页数:5
采用微波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和针铁矿除铁方法将Zn、Cu等富集到浸出液中,Pb和Ag富集到浸出渣中,使有价金属得到清洁的回收利用.研究了上述工艺中浸出液除铁的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浸出液单次滴加量、浸出液的铁含量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得到的沉淀渣进行了表征.研究获得的优化实验条件为:以200 mL的0.01 mol·L-1ZnSO4溶液为底液,晶种添加量为20 g·L-1,除铁体系pH值控制在3左右,温度90℃,每隔5 min滴加3 mL水浸液(保持反应体系中铁的浓度<1 g·L-1).在此条件下,除铁后溶液残铁量仅为0.065 g·L-1,去除率可达99.3%,达到了深度除铁效果.除铁过程中,Zn的损失率仅为4.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2.96KB 文档页数:6
通过化学成分、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镍沉降渣矿物成分和嵌布特点和沉降渣深度还原过程中物相的转变特征,结果表明,渣的物相由铁镁橄榄石和玻璃质组成.渣中主要有用成分铜镍铁硫化物嵌布粒度微细,分布无规律,回收困难.经深度还原,沉降渣逐渐转变为镁黄长石、含镍金属铁、辉石、钙霞石、钠闪石、石英等新的矿物成分,加热至1300℃,还原产物物相组成稳定,镁黄长石和含镍金属铁相对含量最高.还原时间也是影响还原效果重要因素,含镍金属铁相对含量随还原时间的增加而增长,120 min时相对含量最高.热力学分析表明,镍沉降渣深度还原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铁镁橄榄石与氧化钙作用生成镁黄长石和FeO,FeO被C和CO还原为金属铁.金属硫化物与CaO和C通过氧化还原作用,生成的金属铜和镍溶于金属铁中,产生的CaS与硅酸盐一起析出
首页上页29029129229329429529629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4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