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4.5KB 文档页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园艺等专业必修的专 业基础课程。它从理论研究阐明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形态建成的综合反应。其内容有:细胞生理;光合、呼吸、营养、水分等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 植物生理学是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等植物 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但可为后续课 程的学习作好准备,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KB 文档页数:8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 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 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的 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 植物重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和《植物遗传学》等专 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植科院《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8.5KB 文档页数:7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在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给予生命 科学无可限量的活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正是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过去的 半个世纪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生物化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 而且在医学、工农业生产、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权威人士预言,二十一世纪将 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因此,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 研究与教育,早把生物化学列为各有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 类专业自八十年代初普遍开设了“基础生物化学”,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提高适应 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生化 实验方法与技术,为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本着既考虑生物化学自身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顾及体现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工作实际的原则,本大纲共分十 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四章为静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生物大分子;第五至第十 章为动态生化部分,重点介绍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基本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第 十一章重点介绍信息代谢。鉴于DNA重组和基因克隆技术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日益成为重要的常规实验手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5KB 文档页数:5
1、课程简介农业气象学是主要研究大气中温度、光照、水分、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相关 知识,以及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农业生产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课程。 2、地位和任务农业气象学是农学、植保、园艺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全球范围内气候的变迁,不同的气象条件相应地也对农业产生各异的影响。在掌握好农业气象学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可应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同时防御不利的气象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3、总体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分布及物理性质,大气中 的物理现象的能量来源及其特性;大气中物理过程的本质及规律,了解各种气象要素对作 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并寻求控制办法,初步掌握气象观测,气候资料的调查整理等方法。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农业气象学是专业基础课,是相关专业课的基础和支柱,是其它专业基础课的姊妹学科。 5、修订的依据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中的最 新技术和理论来修订教学内容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6.5KB 文档页数:6
1、课程简介 《农作物种子学》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它将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连为一体,它 是以种子为对象,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2、地位和任务 《农作物种子学》是作物、植保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将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 连为一体,它是以种子为对象,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 学,并最终为实践服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KB 文档页数:5
课程简介 土壤农化专题是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一门任意选修课,它以土壤学、物营 养学为基础,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土壤植物营养学科方面近期研究的新成果、 新技术。该专题所讲授的内容包括土壤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世界土壤科学研究的新 动向、新进展;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以及环境土壤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利于学生对土壤植物营养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有一定的了解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8.5KB 文档页数:7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在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给予生命 科学无可限量的活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正是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过去的 半个世纪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生物化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 而且在医学、工农业生产、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权威人士预言,二十一世纪将 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因此,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 研究与教育,早把生物化学列为各有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 类专业自八十年代初普遍开设了“基础生物化学”,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提高适应 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5KB 文档页数:2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 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 实践而制定的。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 而开设的,本课程由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 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 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 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揭示遗传学 的基本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熟 悉遗传学分析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 本能力与素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5KB 文档页数:3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本课程由 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 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揭 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熟悉遗 传学分析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农学、植保、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KB 文档页数:10
1、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农学、植保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它是农、林、园艺、园林等专业必选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 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和花药,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形 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它阐明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农 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 组织培养是本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已在 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多个新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在发展和 应用这一技术上,各国都竟相投资,已在快速繁殖、祛除病毒、加速育种进程、次生代谢产 物生产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本门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研究方法 和技术,为掌握和运用这门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