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4.7KB 文档页数:5
在自行设计的可以实现振动、水冷及拉坯的连铸模拟装置上,用低熔点的Pb-Sn-Bi合金模拟钢液,用硅油模拟保护法对弯月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过热度使得弯月面与结晶器壁的接触角变小,弯月面的高度降低;在弯月面区域加上电磁场时,弯月面向结晶器中心拱起,其拱起程度随着电磁强度和磁场频率的增加相应增大,但液态金属高的过热度会削弱电磁场的作用效果;结晶器振幅增大及拉速提高均会使弯月面处液态金属的波动程度增大.通过测定正、负滑脱期弯月面处液态金属的速度场,验证了前人提出的振痕形成的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2.63KB 文档页数:3
通过对连铸坯硫印数据库的分析,得到了普碳钢连铸板坯三角区裂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角区裂纹随着S含量、过热度、拉速和铸坯断面宽度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产过程中控制三角区裂纹的原则.C含量控制为0.13%;[Mn]/[S]>25,过热度小于25 ℃,拉速低于1.30m/min,浇铸宽断面铸坯时应加强铸坯窄边的冷却强度,保证良好的铸机设备精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9.53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连铸板坯生产检验的硫印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含铌钒钛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偏析程度随钢水中C、P、S含量的增加而加重;Mn质量分数高于1.5%以及锰硫比高于300对改善中心偏析有利;高钢水过热度、高拉速和增加铸坯宽度均不利于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由于B级以下中心偏析对钢材使用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使铸坯B-1.0级以上中心偏析出现比率降至10%以下,提出如下控制策略:钢液中C、P、S含量尽量按钢种要求的下限控制,Mn含量尽量按上限控制,实际生产中元素控制[C]1.5%,[Mn]/[S]>300;过热度应小于24℃,拉速控制在1.0~1.1m·min-1为宜.应开发合适的二冷配水制度,并提高铸机精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6.61KB 文档页数:3
采用分子动力学和EAM(embeddedatommethod)势,模拟研究了热脉冲对金属铜从晶态到非晶态转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热脉冲作用下,转变时体系平均温度高于平衡计算熔点,结构转变是过热熔化过程,系统不可能发生从晶态到非晶态非平衡转变.随着热脉冲频率的增大,转变所需热脉冲幅度减小,体系转变过热度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7
在多元合金CAFE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观组织参数(形核密度、高斯分解参数、Gibbs-Thomson系数等)与430不锈钢凝固过程中晶粒形貌的复杂关系,以及过热度与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晶粒尺寸和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不仅与体最大形核过冷度有关,也受体形核密度的影响.高斯分解参数和Gibbs-Thomson系数增大时,一次枝晶间距减小,等轴晶范围增大;但当它们增加至一定范围后,其对显微结构的影响逐渐变得不明显.过热度或冷却强度增大时,等轴晶范围减小,但一次枝晶间距的变化不明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KB 文档页数:6
案例1:我国经济的软着陆 “过热——治理——再过热——再治理”...。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 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曾被人们称之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 难以根治的一大顽症。 然而,自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局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9.5KB 文档页数:10
1.属于亚稳定状态的有。(B和C) A.过热蒸汽 B.过热液体 C.过冷蒸汽 2.偏心因子是从下列定义的(B。参考定义式。) A.分子的对称性 B.蒸汽压性质 C.分子的极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31
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 冷的理论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实用 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些改 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这些改 技进主要有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回热、多 级压缩、复叠式制冷循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5KB 文档页数:8
一、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 1使用特点 (1)气温高,发动机冷却系散热温差 小,散热能力差,发动机易过热; (2)汽车行驶可靠性变坏; (3)驾驶室及车厢闷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MB 文档页数:116
一锅炉在船舶动力装置中的作用 在蒸汽轮机动力装置的船舶上: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用驱动主蒸 汽机,以推动船舶前进,这种锅炉称为主锅炉。 在柴油机动力装置的船舶上: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仅用于驱动蒸汽机、加 热燃油、滑油及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这种锅炉称为辅锅炉
上页1234567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