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1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7MB 文档页数:8
通过空冷固态高温钢渣颗粒实验,由实验数据拟合平均努塞尔数实验关联式.对空冷高温钢渣颗粒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绕流雷诺数下的准则关系式,分析空气外掠固态钢渣颗粒影响因素.研究得出空气冷却固态钢渣颗粒的实验关联式与数值计算关联式,实验与数值计算之间误差较小,验证了采用SST k-ω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钢渣颗粒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绕流雷诺数、粒径和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等条件下,钢渣粒径对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作用大于气体流速;模拟空冷高温钢渣颗粒时,直径对钢渣颗粒凝固时间的影响作用最大,导热系数的影响作用次之,来流空气温度影响作用最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9.04KB 文档页数:3
冷轧带钢钢卷在平整机上开卷时,带钢表面有时会出现横折印缺陷.为了减小带钢表面的横折印缺陷,通过建立平整机开卷过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冷轧带钢钢卷在开卷过程中应力的大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开卷张力、板厚、粘结程度和钢卷半径等与产生横折印的关系,提出了减小带钢在打开过程中的反弯和罩式炉中的粘结程度来克服带钢表面横折印缺陷的途径,并发现增大开卷张力有利于减轻或避免横折印的产生,消除了关于开卷张力与横折印关系的错误认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2.64KB 文档页数: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钛微合金化热轧双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及终轧温度对组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可行的工艺窗口,并进行了验证性热轧实验.在冷却速率小于5℃·s-1及温度在625~725℃时,实验钢可以形成先共析铁素体.随着终轧温度升高,组织中铁素体及马氏体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幅度不大.同时,当终轧温度较高时,铁素体显微硬度增加,析出强化作用增加.当终轧温度及缓冷温度分别为840℃及700℃时,获得了抗拉强度为672 MPa及屈强比为0.61的性能良好的热轧双相钢.经计算,铁素体组织中析出强化量为78.5 M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8.13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冷连轧机进行动态仿真,可以进行新钢种的开发研究以及为轧机改造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利用MATRIXX大型仿真系统软件建立了国内第一套五机架冷连轧机动态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该仿真系统功能完善,仿真精度高于9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6MB 文档页数:5
对冷拔形变热轧态低碳Si-Mn双相钢,经400~550℃加热5min及30min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回复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拔形变75.2%的试验钢,500℃时回复阶段的激活能与铁在α-Fe中的自扩散激活能数值大体相近。可以认为试验钢在该温度下30min加热时,回复过程受控于α-Fe中Fe的自扩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4.5KB 文档页数:8
第七章增压中冷技术 第一节中冷的作用 1、动力性 进气密度进一步提高,可使发动机达到比较高的平均有效压力 2、可靠性 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对于绝热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0.06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板坯连铸二冷区全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想,并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完成二冷各区段铸坯表面温度的动态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自学习功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2.66KB 文档页数:2
在Bi2223/Ag超导多芯带材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热处理—冷压—热处理的工艺,取压力、压下速率、摩擦系数和来料作为待研究的冷压工艺参数,以带材的临界电流Ic值为评价指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带材临界电流Ic值的影响高度显著,压力和来料对带材Ic值的影响显著,压下速率对带材Ic值的影响程度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7
在多元合金CAFE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观组织参数(形核密度、高斯分解参数、Gibbs-Thomson系数等)与430不锈钢凝固过程中晶粒形貌的复杂关系,以及过热度与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晶粒尺寸和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不仅与体最大形核过冷度有关,也受体形核密度的影响.高斯分解参数和Gibbs-Thomson系数增大时,一次枝晶间距减小,等轴晶范围增大;但当它们增加至一定范围后,其对显微结构的影响逐渐变得不明显.过热度或冷却强度增大时,等轴晶范围减小,但一次枝晶间距的变化不明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6.73KB 文档页数:5
采用正电子多普勒展宽和X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冷轧镍中氢化物的分解过程。实验结果指出:冷轧镍中充氢(0.5 mol/l H2 SO4+250mg/l AS2O3)会产fccβ相(氢化物),β相是不稳的,室温时效将发生分解。氢化物本身对正电子不敏感,但选择适当的条件,仍可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研究它的分解过程,所得结果与X衍射分析吻合。采用氢与空位互作用形成以氢为核心的空位团机制可较好地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首页上页252627282930313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1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