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2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75KB 文档页数:5
一、酸度和碱度 (一)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无机 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地面水中,由于溶入二氧化碳或被机械、选矿、 电镀、农药、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酸废水污染,使水体pH值降低,破坏 了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活及生长条件,造成鱼类死亡,作物受害。所以, 酸度是衡量水体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酸度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 位滴定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61
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 我国有关农田Cd污染的调查工作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但至今未见Cd污染总体状况的资料报道。何电源等(1991)在19871990年间对湖南省的农田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农田Cd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在各类Cd污染农田中5%~10%的面积减产严重。90年代初,我国污灌农田已扩大到1.4×106公顷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88
•金属的液态成型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金属的液体成型也称为铸造。•金属液态成型具有下列优点:•(1)能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复杂的铸件,尤其是内腔复杂的铸件。•(2)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与零件很接近,因而节省了金属材料和加工工时。•(3)绝大多数金属均能用液态成型方法制成铸件。•(4)液态成型生产适用于各种生产类型。•(5)液态成型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回收使用,还可利用金属废料和废机件。 6.1 合金的液态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 6.1.1 合金的充型能力 • 6.1.2合金的收缩性能 • 6.1.3 合金的偏析和吸气性 6.2 常用液态成型合金及其熔铸 • 6.2.1常用铸铁件及其熔铸工艺 • 6.2.2.铸钢件 • 6.2.3 有色合金铸件生产 6.3砂型铸造方法 6.4 合金液态成型件的结构工艺设计 6.5 特种铸造及铸造新工艺技术简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0.85KB 文档页数: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废气及空气中氨的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药、化工炼焦等工业行业废气中氨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7.25KB 文档页数:33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89MB 文档页数:158
1均衡和调节 1.1 调节的目的 1.2 调节的方式 1.3 调节池体积的确定 1.4 废水浓度的调节 1.5 调节池的位置 2格栅与筛滤连 2.1 格栅 2.2 筛网 2.3 筛余物的处置 3 重力沉降法连 3.1 概述 3.2 自由沉降试验及去除率 的计算连 3.3影响絮凝沉降速度的因素 连 3.4 理想沉淀池工作过程分析 连 3.5 沉砂池连 3.6 沉淀池 3.7 隔油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2.4KB 文档页数:4
为充分利用当地工业固废研制新型生态墙体材料,在前期试验研究的配合比基础上,设计不同砂率、不同微硅粉掺量、不同脱硫石膏掺量、不同脱硫灰掺量、不同水泥掺量、不同水胶比这6种单因素,主要进行了45组135块新型陶粒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均有较大影响,几种工业废料可以作为陶粒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59
2.1、混凝定义和用途连 2.2、混凝的工艺过程连 2.3、混凝剂与助凝剂连 2.4、投药方法及设备连 2.5、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及脱稳机理连 2.6、混合与反应连 2.7、影响混凝的因素连 2.8、沉降与澄清连 2.9、混凝方法的优缺点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66MB 文档页数:58
本章简要概述了原料的分类方法和选择原则,重点介绍了无机材料制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类天然矿物原料、人工合成化工原料、工业废渣和废料以及辅助原料的作用与应用、种类与组成、结构与性质以及质量要求与加工或制备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KB 文档页数:1
外部性(externality)的例子: 外部成本( external costs): ①工厂产生的空气污染、污水排泄、废物、噪声。 ②滥伐森林、滥垦山坡地、滥用自然资源。 ③汽车排放的废气、噪声、占领人行道的停车。 ④交通事故的无辜受害者。 ⑤麻将牌声音或音响妨碍邻居安宁。 ⑥游客乱丢垃圾与不小心带来森林火灾。 ⑦在公共场所吸烟或高声谈笑。 ⑧新建高楼挡住附近较低建筑的光线
首页上页272829303132333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2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