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09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0.28KB 文档页数:5
由Na2O·nSiO2和Mg(NO3)2经沉淀法合成了三硅酸镁,用450℃煅烧或酸化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改性.采用XRD、IR、TG/DTA和BET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原料加入顺序、酸化和煅烧过程对样品的结晶度和表面织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滴定顺序和不同活化方法制得的样品均为非晶态物质.TG/DTA分析显示不同滴定顺序样品的组成相同.pH对样品的表面织构有明显的影响.BET分析表明,Mg(NO3)2滴加入泡花碱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微孔材料,以1~3nm和0.7~0.9nm的微孔为主,比表面积达568.93m2·g-1,水合硅酸镁含量较高.泡花碱滴加入Mg(NO3)2合成的样品为大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79.40m2·g-1,水合硅酸镁含量降低.煅烧和酸处理增加样品的结晶度,减少样品比表面积,并改变样品的孔径分布.煅烧使中孔含量增加,形成中孔材料.酸处理使Mg2+被H+取代,表面形成硅羟基基团,材料以中孔为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9.79KB 文档页数:6
设计了非反应性保护渣,利用热丝法和渣膜热流模拟仪研究了Li2O含量对其结晶行为和渣膜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于2%的范围内增加Li2O的质量分数可减弱非反应性保护渣的结晶性能;而在2%~5%范围内增加Li2O的质量分数,则渣系晶体析出孕育时间缩短,结晶温度升高,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结晶速率常数增大,即促进了非反应性渣系的结晶.同时发现,在2%~5%范围内增加Li2O的质量分数,非反应性保护渣的最大热流密度、平均热流密度及特征时间均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1MB 文档页数:7
运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定量分析等实验手段,从组织状态、夹杂物、断口形貌等方面分析了22Si2MnCrNi2MoA钎杆内螺纹处断裂原因,同时对其疲劳裂纹起源和扩展进行了探讨.22Si2MnCrNi2MoA钎杆内螺纹处断裂破坏并不是由组织异常和夹杂物引起的,而是由于22Si2MnCrNi2MoA钎杆存在明显的壁厚不均,在高频应力、严重的内外耗同时存在的应力状态下持续工作,壁厚较薄处极易成为受力薄弱区,疲劳裂纹更倾向于在此处优先形成,从而致使壁厚较薄处优先断裂,最终导致钎杆断裂失效.该钎杆疲劳破坏起源于内表面,属于多源的疲劳断裂.起源区微观形貌为韧窝形貌,扩展区的微观形貌为韧窝和沿晶的混合形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5.22KB 文档页数:6
在RE2O3-NH4HF2系中,以稀土氧化物和氟化氢铵为原料,分别在常压和真空状态下,研究了该体系的各步反应,提出了新的合成REF3反应规律.粉状La2O3,Gd2O3与NH4HF2在低温下开始反应,产物为RENH4F4(RE=La,Gd),NH4F,NH3和H2O,高温下RENH4F4分解为REF3和NH4F,伴有NH4F的挥发和分解;整个过程包括合成、分解和脱铵三个步骤;真空可以降低反应的起止温度.制备稀土氟化物应采用\常压低温合成-真空高温分解、脱铵\工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4.5KB 文档页数:21
一、线性相关性的概念 定义3给定向量组A:a1,a2,…,am,如果存在不 全为零的数k,k2,k使 1,2,,m ka1+k2a2+…+kmam=0 则称向量组A是线性相关的,否则称它线性无关 注意1.若a1,a2,,an线性无关,则只有当 1=…=n=0时,才有 a1+2a2+…+nan=0成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7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也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退火工艺优化,分析了冷却速度对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相变组织的影响,探讨了22Si2MnCrNi2MoA钢带状组织成因及改善措施.22Si2MnCrNi2MoA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在形变后空冷即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在所选取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710℃退火保温5 h为最优的退火工艺,等温退火并不能改善钢中带状组织的成分不均.带状组织的形成是由于化学元素Si、Mn、Cr、Ni和Mo的偏聚引起的,提高横截面内变形均匀程度对于改善棒材组织均匀性是有利的,但冶金过程成分偏析均质控制才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成分不均的关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1MB 文档页数:58
10.1下一代网际协议 IPv6(IPng) 10.1.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 10.1.2 IPv6的基本首部 10.1.3IPv6扩首部 10.1.4 IPv6地址空间 10.1.5IPv6IPv4过渡 10.1.6ICMPv6 10.2多协议标记换MPLS 10.2.1MPLS的产生背景 10.2.2MPLS的工作原理 10.2.3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 10.3P2P文件共享 10.3.1P2P工作方式概述 10.3.2使用P2P技的电eMule 10.3.3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 10.3.4P2P文件分发系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4.5KB 文档页数:62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2 存储空间配置和功能 2-3 I/O端口结构及工作原理 2-4 时钟和时序 2-5 复位和低功耗工作方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 肺通气 一、呼吸道的主要功能 (一)调节气道阻力 (二)保护功能 二、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三)呼吸功 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二)肺容量 四、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二)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一)交换过程 (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 (三)肺扩散容量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氧的运输 (一)Hb分子结构简介 (二)Hb与O2结合的特征 (三)氧离曲线 (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CO2的运输 (二)CO2解离曲线 (三)氧与Hb的CO2运输的影响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四)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五)某些穴位刺激的呼吸效应 (六)血压对呼吸的影响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二)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 (三)PCO2、H+和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四、周期性呼吸 (一)陈-施呼吸(潮式呼吸) 五、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MB 文档页数:70
§2-1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2-2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2-3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 §2-4测量压强的仪器 §2-6作用于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 §2-7作用于曲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
首页上页303132333435363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09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