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4MB 文档页数:22
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3 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5-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 第六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9.76KB 文档页数:9
热轧双金属复合板由于其优良性质而得到广泛使用,而如何改善其结合性能也成为业界内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316L/Q345R双金属板的高温结合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在建立316L/Q345R体系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使用MD模拟方法对316L/Q345R体系的热压复合过程进行模拟,其中采用嵌入原子势函数来描述Fe、Cr和Ni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温度与压缩应变率对热压复合变形机制以及扩散层厚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添加金属层对界面结合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较厚的扩散层,当双金属热压复合温度接近熔点时,此时在双金属复合界面获得的扩散层厚度远大于在较低温度复合时的扩散层厚度;应变率的提高会降低扩散层厚度,这主要因为在达到相同的压缩应变时,随着应变率增大和压缩时间缩短,原子的扩散时间缩短;在双金属之间添加一个晶格厚度的Ni层后,复合界面扩散层厚度比不含Ni复合时增加了134.5%,表明添加镍层能够明显提高扩散层厚度,但添加铬层对提高扩散层厚度的影响不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4.5KB 文档页数:76
第一节、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需要进行热量传递的,要求设备传热效率高。 2、需要保温隔热的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型式 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的传热。 2、热对流:在流体中,冷、热不同部位的流体质点做宏观移动将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的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2.69KB 文档页数:6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采用\固有抑制剂法\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的取向电工钢热轧板中抑制剂的析出行为,探讨了板坯加热温度对二次再结晶和成品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中析出相以复合硫化物为主;随着板坯加热温度的提高,复合硫化物中铜锰比增高,析出相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同时AlN析出增多,使得抑制力更强,二次再结晶更完善,磁性更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1.5KB 文档页数:47
11-1 室外热环境与防热途径 11-2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原则和措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0.5KB 文档页数:6
一、黑体黑体辐射 1热辐射(heat radiation): (1)热辐射:辐射能量按频率的分布随温度而变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是物体内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2)热辐射的基本性质 ①任何物体(气、液、固)在任何温度下都有热辐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1.5KB 文档页数:4
热传导是物体内部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传热方式。但热传导的机理很复杂。固体内部的热传导是由 于相邻分子在碰撞时传递振动能的结果。在流体特别是气体中,除分子碰撞外,连续而不规则的分子运 动是导致热传导的重要原因。此外,热传导也可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转移而发生。金属的导热能力很 强的原因就在于此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2.41KB 文档页数:6
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X-EDS)分析,对低合金钢种连铸板坯和热轧板中Cu、As和Sn的富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连铸坯中氧化层和氧化层/基体层界面存在Cu、As和Sn元素同时富集现象;热轧板氧化层/基体层界面存在Cu、As和Sn元素富集相,基体层中Cu、As和Sn含量高于氧化层;热轧板晶界处Cu、As和Sn含量明显高于热轧板晶内;Cu、As和Sn在γ晶界偏聚和Fe的优先氧化造成连铸坯中Cu、As和Sn富集,加热炉的二次加热加剧Cu、As和Sn的富集程度,引起Cu、As和Sn向钢材基体渗透扩散,使钢的塑性恶化,导致中板大量表面微裂纹缺陷.分析了Cu、As和Sn富集相对表面微裂纹的影响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8.53KB 文档页数:5
通过载金矿物黄铁矿热电性研究,得出本区黄铁矿以P型和N-P型导电为主.P型含量高及高的热电系数绝对值指示有利于金矿化,并由此推测可能的有利成矿部位.双王成矿带从西向东,其N型出现率从高到低,反映了从西向东矿体的剥蚀率从大到小,根据黄铁矿热电系数计算得出的热场分布与石准立等(1989)利用含铁白云石中包体均一法测温所得出的温度场相同,对黄铁矿热电性与赋矿围岩之间对应关系及可能原因也进行了讨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1MB 文档页数:81
1.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的概念与测定;会写热化学方程式; 2.初步了解焓的概念,知道焓变是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一种驱动力; 3.会进行有关热化学的一般计算; 4.初步了解熵、熵变和绝对熵的概念,知道熵变是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的另一种驱动力; 5.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概念; 6.初步了解吉布斯自由能及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初步学会用其判据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7.掌握化学平衡状态及标准平衡常数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化学平衡移动判断及有关计算。 3.1 热化学和焓 Thermochemistry and enthalpy 3.2 熵和熵变—反应自发性的另一种判据 Entropy and entropy change — judgment for spontaneous reaction 3.3 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最终判据 Free energy-the determined criterion for the spontaneous process 3.4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Equilibrium and standard equilibrium constant
首页上页333435363738394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