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0.49KB 文档页数:7
煤气流影响高炉炉料及渣铁运动的基本力学因素不是热风(煤气)压强的绝对值或总压差,而是压强梯度矢量场的性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论证压强梯度是作用于炉料及渣铁的一种体积力,并证明局部压强梯度超过炉料容积重量是炉内发生悬料的力学条件。对成渣带、风口循环区外以及渣铁滴落带的液相行为作了分析。此外,压强梯度是描述流速场和压强场,建立高炉散料流体力学模型的重要杠杆,而流体力学模型又是传热和传质模型的基础,从本研究得出指导生产的重要结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7.08KB 文档页数:5
在冷态模拟实验中,就交叉射流的参数对主变形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增加交角、提高出口动量比和保持两枪之间适当的距离都有利于提高混合效果。对不同类型喷枪的煤粉燃烧率进行了热态模拟实验,发现采用交叉式氧煤双枪和双煤枪可以获得比单枪较高的燃烧率。这表明交叉射流为煤粉在风口前的燃烧提供了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条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7.98KB 文档页数:6
建立60t·h-1氧化铝熟料回转窑综合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研究喂入料浆的水分含量对窑内热过程的影响,分析得到熟料烧结方式由湿法转变为干法时回转窑具有提高产能、降低能耗的潜力.结果表明:当料浆水的质量分数降至20%时,回转窑生产能力可比实际工况提高24%,相应燃煤单耗降幅可达18%.随料浆含水量再递减,则产能和燃煤单耗的平均变化量显著减少,改变幅度逐渐趋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5KB 文档页数:6
工艺简介 精馏过程---将组分复杂的混合物 通过传热、传质分离成纯度相对 较高的单一化工产品的过程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挥 发度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 通过蒸发与冷凝,使液相中的轻组 分和气相中的重组分互相转移,从 而实现分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4MB 文档页数:149
1、流体流动 流体流动规律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主要原因 有以下三个方面: (1)流动阻力及流量计算 (2)流动对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的影响 (3)流体的混合效果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411KB 文档页数:27
概述(Introduction) 搅拌的用途: (1)使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分散; (2)不互溶的液体之间的分散与混合; (3)气体与液体的混合; (4)使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之中; (5)加速化学反应、传热、传质等过程的进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8.75KB 文档页数:27
介绍流体动力学的一些概念:动量传递,对流流动,流体性质的封闭方程(奈维-斯托克斯方程),耦合流动,溶质/热量在流体中的扩散以及湍流流动及输送。最后将介绍一定流动状态下流体与简单集合形状固体之间的传质、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扩展到较复杂的情况。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将会使读者对于流体输送中的流体动力学具有较深的了解,并得到系统的动力学知识。 1. 动量扩散、剪应力、压力和斯托克斯流动 2. 随体导数及奈维-斯托克斯方程 3 层流边界层与曳力系数 4 传热和传质系数的计算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MB 文档页数:100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三章 机械分离 第五章 传热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第九章 吸收 第十章 蒸馏 第十一章 气液传质设备 第十二章 萃取 第十章 干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08MB 文档页数:32
第二章气体吸收 第一节概述 2.1.1气体吸收过程 一、什么是吸收:气体吸收是用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的单元操作。 二、吸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液体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将其中溶解度最大的组分分离出来。 三、吸收的特点:吸收是一种组分从气相传入夜相的单向扩散传质过程。 四、传质过程:借扩散进行物质传递的过程称为传质过程。除吸收外,蒸馏萃取吸收干燥等过程,也都属于传质过程。 五、解吸:吸收的逆过程,即从溶液中把吸收质脱出去的过程,称为解吸吸收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3MB 文档页数:29
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 (1) 定义 2 传热学与热力学的区别 (2) 属性 3 传热学应用实例 (3) 特点 4 传热过程的分类 (4) 基本定律 5 热传导 (5) 关键系数 6 热对流 7 热辐射 8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上页123456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