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3.06KB 文档页数:17
4.1 分子间作用力 一、色散力 二、静电力 三、氢键 4.2 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4.3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 4.4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状态 4.5 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一、溶剂的分类 二、溶解过程 三、有机化合物在水中 的溶解性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7.34MB 文档页数:102
9.1 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 9.2 价键理论及共价化合物 9.3 分子间力和氢键 9.4 晶体结构简介(自学) 9.5 超分子化学(自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6
以石英纯矿物浮选回收率和季铵盐活性物含量为指标,进行了摩尔比、温度、时间等合成条件的优化.以酒钢焙烧磁铁矿实际矿石在捕收剂M-N作用下进行脱硅反浮选,所得铁精矿品位56.54%、回收率77.33%.在5~30℃条件下,浮选精矿指标稳定,耐低温性优良.捕收性能优于传统药剂十二胺和醚胺.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N在石英表面发生静电吸附作用和氢键作用,因此加强了浮选分离的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7MB 文档页数:10
为了研究卤盐载体无机盐阻化剂对煤自燃的阻化机理及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在稀土水滑石、MgCl2和卤盐载体无机盐三种不同阻化剂作用下,煤自燃过程中分阶段特征、特征温度、热效应和表观活化能等参数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稀土水滑石层板的?OH能够与煤分子中的?COOH等酸性官能团产生弱氢键,造成?COOH等酸性官能团的活性减弱;Mg2+与煤分子中的—COO?发生络合作用,生成了?COOMg?,造成?COO?内的 C=O活性减弱是卤盐载体无机盐抑制煤自燃的主要机理。煤样中添加卤盐载体无机盐后DSC曲线吸热峰均出现双峰或多峰,且较原煤的峰值温度后移了50~60 ℃、T1温度后移了90~100 ℃、总放热量降低了19~27 kJ?g?1,而且有效的提高了煤体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研究表明卤盐载体无机盐阻化剂可有效抑制煤自燃反应进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MB 文档页数:11
离子液体电沉积铝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添加剂是提高铝镀层性能的有效方法,但相关作用机制还有待明确。本文应用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二氯甲烷(DCM)和甲苯(C7H8)对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氯化铝([BMIM]Cl/AlCl3)体系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铝电沉积的影响。发现DCM易与阴、阳离子形成氢键,分布在阴阳离子之间使得阴阳离子间距离增加、相互作用能减小, 导致阴阳离子扩散能力增强、铝配离子更倾向以${\\rm{A}}{{\\rm{l}}_2}{\\rm{Cl}}_7^ -$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52
氢键 Hydrogen bond 水分子的极性 Polarity of water molecule 弱酸、弱碱、等电点 (Weak acid, weak base and isoelectric piont)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4MB 文档页数:95
7.1 离子键理论 7.2 化学键参数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7.3 共价键理论之一 7.4 价健理论 7.5 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 7.6 分子轨道法 7.7 金属键理论 7.8 分子间力与氢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03KB 文档页数:2
2.1 在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范德瓦尔斯键和氢键中,哪一种(或几种)结合最可能形成绝缘体、导体和半导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9MB 文档页数:109
4~1 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理论 4~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4~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5 离子键 4~6 共价键 4~7分子间力和氢键 4~8晶体结构简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6KB 文档页数:61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和金属键,这几种化学键 都是原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键能约为100~ 800kJ·mol-1。此外,在分子间还存在着一种较弱的相 互作用,其结合能大约只有几个到几十个kJ·mol-1,这 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范德华力,是由范德华首先提 出的。气体分子能凝聚成液体和固体,主要就靠这种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是决定物质熔点、 沸点、溶解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分 子间作用力又是与分子的极性密切相关
上页12345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