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MB 文档页数:61
酶的分子结构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的命名、分类和活性测定 酶与医学的关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8KB 文档页数:19
概述 定义—指醌类或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 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分布—由于醌类具有不饱和酮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接助色团后(OH Me等)多有颜色,故常作为动植物、微生物的色素而存在于自然界中。 应用——除有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而用于药品外,还应用于染料和指示剂的母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0KB 文档页数:42
对于在热力学意义上的远离平衡态的活细胞, 为了维持其活性,需要获取高能物质并将其化学 能转化为热能,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修复DNA、 RNA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因此能量消耗不仅是用 于细胞生长上,同时也用于细胞的维持上。提供 细胞反应的能量的来源是以碳源为底物的物质, 则底物的消耗速率可表示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9.5KB 文档页数:21
定义——指醌类或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 方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分布——由于醌类具有不饱和酮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接助色团后(-OH、 -OMe 等)多有颜色,故常作为动植物、微生物的色素而存在于自然界中。 应用——除有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而用于药品外,还应用于染料和指示 剂的母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70.5KB 文档页数:19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酶分子是具有完整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酶分子的结构决定了酶的性质和功能。 正是酶分子的完整空间结构赋予酶分子以生物催化功能,使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和作用 条件温和等特点。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是酶的分 子结构使酶具有稳定性较差、活性不够高和可能 具有抗原性等弱点 当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会引起酶的性质和功能的改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5MB 文档页数:85
第一节 信号以及细胞传递信号的要素 ◼作用于细胞的信号 ◼构成信号转导系统的要素 受体 G蛋白 细胞内第二信使 蛋白质激酶 第二节 信号转导系统的特征(略) ◼ 信号分子存在的暂时性 ◼ 信号分子活性的可逆性变化 ◼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信号分子激活的共同机制 ◼ 二聚作用是调节信号通路的一个重要机制 ◼ 信号通路的连贯性与放大作用 ◼ 信号转导途径的专一性与通用性 ◼ 多途径、多层次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具有收敛或发散)的特点。 ◼ 网络化 第三节 信号转导与医学的关系(自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18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第二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第三节 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 第四节 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第六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第二章 蛋白质生物化学 第一节 DNA 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及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第四节 DNA 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RNA 的生物合成 第六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三章 核酸生物化学 第一节 酶与底物相结合的两种假说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本质和机制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四节 变构酶与变构调节 第五节 酶工程简介 第六节 核 酶 第四章 酶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四节 信号的过膜转导 第六章 代谢调节 第五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酶活性调节 第三节 酶含量的调节 第四节 整体调节 第六章 代谢调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5KB 文档页数:3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3分,共18分) 1.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2.核糖核酸质酶(ribozyme) 3.光复活 4.基因组(genome) 5.异染色质化 6.诱导物(inducer) 二、是非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是\写(+),答\非\写(-) 1.拓扑异构酶是一类改变DNA结构的酶,因此在反应中总是需要能量的。(-) 2.RNA聚合酶I是转录核糖体RNA的。(+) 3.自然界每个基因的第一个密码子,都是ATG,编码甲硫氨酸。(-) 4.蛋白质由二十种氨基酸组成,包括胱氨酸。(-) 5.有信号肽的蛋白就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6.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具有的5-3外切酶活性也可以以RNA为底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04MB 文档页数:373
绪论 免疫学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一章抗原 抗原的概念 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条件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的分类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三章补体系统 第四章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分子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 第七章抗感染免疫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第八章超敏反应 第九章免疫学应用 免疫防治 免疫学诊断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与变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十一章化脓性细菌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奈瑟菌属 假单胞菌属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消化道传播的细菌 肠道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肠道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弧菌属 消化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分枝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四章厌氧性细菌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六章病毒学概论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呼吸道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风疹病毒 其他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八章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其他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十一章其他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狂犬病病毒 出血热病毒 朊粒 第二十二章其他微生物 真菌 放线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第二十三章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二十四章医学蠕虫 线虫 吸虫 绦虫 第二十五章医学原虫 叶足虫 鞭毛虫 孢子虫 第二十六章医学节肢动物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7.93KB 文档页数:14
一、纳米材料的概述:从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吸附分子与基底的相互关系、 分子操作与分子器件的构筑,并通过具体的例证加以阐述,包括在STM操作下单分子 反应;有机小分子在半导体表面的自指导生长;多肽半导体表面特异性选择结合;生 物分子/无机纳米组装体;光驱动多组分三维结构组装体;DNA分子机器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