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页数:47
第十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一节电化学分析概述 1.电化学分析:根据被测溶液所呈现的电化学性质 及其变化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2.分类:根据所测电池的电物理量性质不同分为 (1)电导分析法 (2)电解分析法 (3)电位分析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4)库仑分析法 (5)极谱分析法 (6)伏安分析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4MB 文档页数:106
9电路的频率特性 9-1电路的频率特性与网络函数 9-2RC电路的频率特性 9-3RLC串联谐振电路 9-4GCL并联谐振电路 9-5电源电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83KB 文档页数:8
针对环境中的低频振动能量,建立了一种双端固支梁振动式驻极体静电俘能器理论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对静电俘能器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谐振频率、半功率带宽与驻极体表面电位、空气间隙以及负载电阻的关系.在研究中,外部激励加速度幅值及驻极体尺寸保持恒定.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存在一个最佳表面电位使得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表面电位的增加,软弹簧效应逐渐增强使得俘能器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半功率带宽逐渐增大.(2)当表面电位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初始空气间隙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间隙的增大,半功率带宽随之减小.(3)当表面电位和空气间隙保持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负载的减小,谐振频率发生偏移.(4)当空气间隙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带宽达到最大,且表面电位越大,相同负载下的带宽越大.实验测试了不同负载电阻下俘能器的输出特性:输出功率及半功率带宽都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当负载电阻为90MΩ时,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188 mW;当负载电阻为330 MΩ时,对应的半功率带宽达到最大值为4.7 Hz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6KB 文档页数:28
2-1引言 2-2电路的等效变换 2-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5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输入电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9
电化学手段可以实现对不锈钢材料的快速评价和腐蚀机理研究,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方面,最常采用的电化学手段主要有腐蚀电位测试、交流阻抗测试、恒电位极化测试以及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本文分别针对上述四种电化学方法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腐蚀电位及交流阻抗测试是无损检测手段,可以满足长周期腐蚀监测需求;恒电位极化和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可以获得材料的极化特征参数,有利于对材料的腐蚀机理及耐蚀性进行评价。结合当前的不锈钢腐蚀研究现状,展望了电化学方法在腐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未来电化学方法将更多作为腐蚀调控手段,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技术实现对不锈钢腐蚀过程的精细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2MB 文档页数:7
以氧化铝溶胶为黏结剂、金属Fe为烧结助剂, 采用冷压-烧结制备出铝电解用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 利用20A电解试验研究其电解性能; 利用能谱仪(EDS) 对电解试验前后的复合阴极材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分析, 研究电解过程中各种元素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金属Fe作为烧结助剂在烧结过程中能有效的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 使该复合阴极材料的烧结致密度显著提高; 20 A电解试验过程电压稳定, 电流效率93. 2%, 原铝中铝元素质量分数为99. 47%, 杂质元素质量分数为0. 53%.在电解试验后, 铝液能有效润湿阴极表面, 表明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具有较理想的可润湿性; 从复合阴极电解后的能谱分析可知, 在电解过程中, 碱金属主要是通过液态电解质渗透进入阴极材料中, 随后又逐渐渗透进入黏结剂相中, 并在骨料之间氧化铝溶胶和金属烧结助剂均未能充分填充的空隙进行富集. K元素较Na元素对黏结相的渗透力更强; 与此同时, 阴极表面生成的Al通过复合材料的空隙进入阴极内部, 而Fe金属会利用材料内部的空隙反向扩散至铝液层中.在试验中, 阴极表面的铝液层的稳定存在是该阴极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74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对称三相正弦电压 第二节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第三节三相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第四节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第五节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示例 第六节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七节不对称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 第四章小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4.5KB 文档页数:26
• 了解和掌握IUPAC关于电池或电反应的有关符号规定,以及电池图解式的表示规则 •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区别 • 电极电位的计算 •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 溶度积常数和配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 • 参比电极的选择 • 指示电极的分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76
第7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7.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3MB 文档页数:134
第一节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第四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五节 射极输出器 第九节 差动放大电路 第十一节 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三节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六节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七节 多级放大电路及其耦合 第八节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十节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首页上页383940414243444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