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2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1.69KB 文档页数:7
外掠百叶板流动在工程中十分常见,由其引发的流场自持振荡现象能够导致流场压力持续波动,使周围结构承受持续作用的周期载荷,造成结构疲劳安全隐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外掠百叶板流场自持振荡问题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低马赫数条件下,外掠百叶板流场中产生的自持振荡现象属于纯流体动力学问题,其形成原因为流场剪切层振荡所引发的大尺度涡团的形成与迁移.同时,随之产生的压力振荡具有持续性及周期性.自持振荡频率是空间均匀的,而幅值在主流方向上呈先急剧增大后稳定,最后小幅减小的趋势.随着百叶板内侧的空腔体积不断增大,振荡频率变化较小,振荡幅值逐渐增大并在空腔体积达到一定值后保持稳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7MB 文档页数:9
运用四种加速方法对聚氨酯有机涂层钢板进行老化,并通过涂层的表观性能和电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了老化方式对涂层失效的影响.紫外老化对涂层光泽的影响最大,老化32 d失光度达85.7%.盐雾实验前期线性极化阻力Rp迅速下降,后期由于盐膜的生成使得Rp保持稳定;氙灯和盐雾混合老化的光泽度和Rp的变化规律都表现为实验前期与光老化相似,后期则与盐雾实验相类似.此外,拟合不同老化方式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发现:混合老化前期主要受氙灯影响,与单一氙灯老化的等效电路一致,表现为两个时间常数;后期产生盐膜,出现三个时间常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7
采用微波加热对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以碳酸钙粉为固体脱碳剂,按高碳铬铁粉中碳与碳酸钙粉完全分解后产生的CO2的摩尔比为1︰1和1︰1.4混合,在微波场中对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加热到不同温度并保温脱碳一定时间,测定其碳含量并计算固相脱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表明:提高内配碳酸钙的比例,物料的脱碳率会相应提高,但混合物料的微波加热升温速率会变小;对于脱碳摩尔比相同的物料,随着脱碳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物料的脱碳率随之提高.当1200℃保温脱碳60 min时,两种脱碳摩尔比下物料脱碳效果最好,脱碳率分别为65.56%和82.96%.微波场能促进高碳铬铁粉中碳的活化扩散和CO2的吸附扩散.微波加热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脱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43 kJ·mo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9.74KB 文档页数:5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一些层位广布地幔岩捕虏体,在其橄榄石、辉石等矿物内发现有较多的硫化物相,按产出特征可鉴别出3种类型,即早期硫化物颗粒、硫化物包裹体和裂隙中硫化物。硫化物包裹体可以单相硫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熔体、CO2-硫化物-硅酸盐熔体形式存在。早期硫化物颗粒以磁黄铁矿为主,并发现有方黄铜矿;硫化物包裹体以镍黄铁矿为主,并有黄铜矿、硫铜铁矿出现;裂隙中硫化物均为镍黄铁矿,并具有比硫化物包裹体高的 Ni/Fe和(Fe+Ni)/S值。地幔岩中存在自早期硫化物颗粒、硫化物包裹体至裂隙硫化物,Ni/Fe和 (Fe+Ni)/S比值逐渐增加的规律。这种演化不仅受温度和压力制约,而且受Ni,Fe,Cu的地球化学特性和硫逸度的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7KB 文档页数:5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设备及腐蚀性能检测仪器等手段,结合奥氏体不锈钢的设计思路以及Fe-Ni-Si和Fe-Mn-Si三元相图,分析了普通高硅铁基合金的性能和组织,设计并研究了含镍或锰奥氏体高硅铁基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普通高硅铁基合金的基体均为铁素体,主要是长程有序的Fe3Si相,这种相有低温脆性现象同时是合金产生硅脆的根本原因.在合金中加入18%的镍,能使合金中出现奥氏体相,其冲击韧性达到5.52J·cm-2,比普通高硅铁基合金提高7倍以上,腐蚀率和普通高硅铁基合金相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8
研究了在没有压下辊的情况下滚压冲裁过程的运动学特性,据此提出了通孔滚压冲裁模具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基于Shear Failure韧性断裂准则和任意拉格朗日一欧拉自适应网格技术的45号钢薄板滚压冲裁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断面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方形孔滚压冲裁时,前后刃口依次经历板带弯曲、凸模压入、裂纹产生和发展、断裂和凸模拔出五个阶段;滚压冲裁断面的主要质量缺陷包括断面垂直度、毛刺、塌角、压痕等;影响滚压冲裁断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侧隙、凸模高度、辊子半径等.减小标称侧隙和凸模高度、增大辊子半径均会使断面质量提高,其中又以对断面垂直度和毛刺高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45号钢一类的碳钢,后刃口标称侧隙以板厚的5%-10%为宜,前刃口标称侧隙可以更小:辊子半径应以大于板厚的100-150倍为宜;在保证板材完全断裂的前提下,应使凸模高度尽量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7MB 文档页数:7
依据改变水口侧孔射流方向来控制结晶器内钢流流动状态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大方坯连铸结晶器新型四分切向水口.对不同类型水口(直通式、四分径向以及四分切向水口)浇注条件下大方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动形态和温度分布状况进行了流体动力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四分切向水口不仅可以使结晶器内钢水形成上、下两个回流,并能够产生较强的水平旋流.该水平旋流能降低钢水的冲击深度,抑制钢液面波动,促进夹杂物上浮,还具有促进钢水过热耗散的效果.与四分径向水口相比,新型四分切向水口能减弱射流对初生坯壳的冲击,均匀横截面坯壳厚度.此外,该旋流状态使热中心上移,自由液面附近钢水的温度可提高2~6℃,改善化渣条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3.72KB 文档页数:6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出现的两种自私行为问题,结合分簇式认知无线电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两种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对路由发现阶段,由信道协商过程产生的隐藏可用信道信息的自私行为,首先通过可信簇头发现自私节点,然后由簇头向目的节点发送转发节点的可用数据信道信息来避免自私行为.对拒绝转发数据包的自私行为,通过节点监视机制确定自私节点,从而避免在路由过程中将自私节点作为转发节点.为了便于检验两种安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认知无线电网络按需路由协议.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这两种自私行为问题可严重降低网络通信性能,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是有效和可行的,可分别显著提高合作节点的平均吞吐量和网络吞吐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7.6KB 文档页数:7
对某电厂大型脱硫塔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的振动台实验研究.以缩尺比例为1∶15的薄壁钢结构脱硫塔为模型,在多角度输入正弦波、天津波和日向滩冲地震波的前提下,对塔体加速度峰值反应及最不利激励波输入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激励波输入角度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以与结构成30°角方向为最大,60°角方向最小,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塔体加速度峰值的分布明显不同于正弦波情况;脱硫塔结构的复杂性会对结构的动力反应产生较大的影响,塔顶重量较大是引起结构加速度峰值沿塔高分布严重不均匀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6
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中筛选分离出10株在高盐条件下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降解脱色作用的菌株.通过对10株菌株的逐级驯化复筛,得到一株脱色效果好且脱色能力稳定的菌株C-7,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l).菌株C-7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盐的质量分数为1%~3%时,对菌株的生长和脱色没有影响,脱色率为8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7%时,菌株C-7也具有较高的耐受力,脱色率可达到5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10%时,对菌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能降解溴氨酸.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蛋白胨7g·L-1,pH7.0,摇床转速160r·min-1,250mL摇瓶中装液量120mL,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在盐的质量分数为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溴氨酸(100mg·mL-1)的脱色率可达85%以上
首页上页4074084094104114124134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2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